鲜花养护

草莓图片欣赏

草莓,又叫凤梨草莓、红莓、洋莓、地莓等,在广东及港澳地区则是将草莓的英文“Strawberry”直接音译为“士多啤梨”。拉丁文名为Fragaria × ananassa Duch.。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一种红色的花果。

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柔毛。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倒卵形或菱形,稀几圆形,长3-7厘米,宽2-6厘米,顶端圆钝,基部阔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齿,锯齿急尖,上面深绿色,几,下面淡白绿色,疏生毛,沿脉较密;叶柄长2-10厘米,密被开展柔毛。聚伞花序,有花5-15 朵,花序下面具一短柄的小叶;花两性,直径1.5-2厘米;萼片卵形,比副萼片稍长,副萼 片椭圆披针形,全缘,稀深2裂,果时扩大;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椭圆形,基部具不显的爪;雄蕊20枚,不等长;雌蕊极多。聚合果大,直径达3厘米,鲜红色,宿存萼片直立,紧贴于果实;瘦果尖卵形,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可食的肉质部分为花托发育而成,表面形似芝麻的是果实,所以草莓也属于瘦果。

草莓原产智利,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品种达2000多个。草莓爱光,喜潮湿,怕水渍,不耐旱,喜肥沃透气良好的砂壤土。春季气温上升到5度以上时,植株开始萌发,最适生长温度为20-26度。江苏地区,2月下旬萌发,4月上中旬开花,5月中下旬果实成熟。入秋,气温低于17度,且在10-12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花芽分化,冬季有短期休眠。

莓入药亦堪称上品,中医认为,草莓性味甘、凉,入脾、胃、肺经,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利尿消肿,解热祛暑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食欲不振,小便短少,暑热烦渴等。草莓中丰富的维生素C除了可以预防坏血病以外,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高血压、高血脂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草莓中含有的果胶及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预防痔疮、肠癌的发生。草莓中含有的胺类物质,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风热咳嗽、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者;夏季烦热口干或腹泻如水者;癌症,特别是鼻咽癌、肺癌、扁桃体癌、喉癌患者尤宜食用。痰湿内盛、肠滑便泻者、尿路结石病人不宜多食。

莓入药亦堪称上品,中医认为,草莓性味甘、凉,入脾、胃、肺经,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利尿消肿,解热祛暑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食欲不振,小便短少,暑热烦渴等。草莓中丰富的维生素C除了可以预防坏血病以外,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高血压、高血脂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草莓中含有的果胶及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预防痔疮、肠癌的发生。草莓中含有的胺类物质,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风热咳嗽、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者;夏季烦热口干或腹泻如水者;癌症,特别是鼻咽癌、肺癌、扁桃体癌、喉癌患者尤宜食用。痰湿内盛、肠滑便泻者、尿路结石病人不宜多食。草莓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具有明目养肝作用。

草莓对胃肠道和贫血均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

草莓除可以预防坏血病外,对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草莓是鞣酸含量丰富的植物,在体内可阻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

草莓中含有天冬氨酸,可以自然平和的清除体内的重金属离子。草莓色泽鲜艳,果实柔软多汁,香味浓郁,甜酸适口,营养丰富。

草莓富含氨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及矿物质钙、镁、磷、钾、铁等,这些营养素对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老人、儿童大有裨益。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草莓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癌肿的生长。每百克草莓含维生素C50-100毫克,比苹果、葡萄高10倍以上。科学研究业已证实,维生素C能消除细胞间的松弛与紧张状态,使脑细胞结构坚固,皮肤细腻有弹性,对脑和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饭后吃一些草莓,可分解食物脂肪,有利消化。

1.治糖尿病:鲜草莓适量。将其洗净,频频食用。

2.治干咳:鲜草莓60克,冰糖30克。将两种原料入锅,一同隔水蒸烂。每日3次分服。

3.治贫血:草莓100克,红枣15颗,荔枝干30克,糯米150克。将这四种食物入锅,加适量水熬粥食用。每日1次。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草莓对胃肠道和贫血均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草莓除了可以预防坏血病外,对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也有较好的功效。草莓中的维生素及果胶对改善便秘和治疗痔疮、高血压、高脂血症均有一定效果。草莓中含有一种胺类物质,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草莓是鞣酸含量丰富的植物,在体内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