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柠檬能量共艺联盟的自然时刻
“其首先解决的,不是照亮谁,而是为’灯泡’提供能量”。
后疫情时代的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将目光聚焦“自然”时,实际是以怎样的角度和姿态,在旁观角度,审视当下这个时代的生态?命题有点大,却是在观看2023年2月25日于太原千渡长江美术馆开幕的展览“自然时刻-新媒体共艺联合展”时,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自然时刻-新媒体共艺联合展(以下简称“自然时刻-太原站”)”是艺术共创联盟[nature moment自然时刻]的一次主题创作展,展览由艺术家史健、城市插画师李丹、空间叙事者nimo、创意策划师马唏、摄影师一乙、声音艺术家徐斯韡、装置设计师Sting、数字艺术设计师高宇等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共同呈现。现场30余件艺术创作,通过视觉、文本、数字科技、声音、触感、情境体验等方式,对“自然”这一命题展开定义。有趣的是,看似轻松的展览叙事,却始终都在一个谨慎又略带沉重的气氛中,尽可能地用疏松容易的口吻将每件作品化为片段,构建关于“自然”的体会。而作为艺术共创团体的集体性创作,“自然时刻”的展览场域从之前的综合体验空间,到此次的美术馆,其不仅指向了现有艺术体制在资本主义逻辑下单调的现象趣味,更试图从形式构成上宣告创作者被重新分配的话语权。
位于美术馆二层挑空圆形空间的装置作品《72》。
《72》是此次展览的第一件作品,也是整个展览叙事语境的基调。视觉感观上轻盈唯美,仿似悬浮的“蒲公英”(或者用艺术家的描述:“葱花”)一般的装置,细看却是由抗原试剂棉签制作而成。每72支棉签构成一朵“花”的同时,也隐喻着经历一次72小时的核酸试检。这个数字,代表着病激反应的适应维度,也是过去三年的生活场景里,全人类群体经验的一个象征性锚点。
于是,通过一个象征意味的数字和具有特定文化属性及事件话题性的材质“试剂棉签”,以诗性的艺术手法,重新书写“抗疫”的经验文本,是这件作品最令人惊艳之处。如此沉重,如此轻盈!作品中,生命的转变、消亡和看似平静的坚韧,是一条从属于“自然”的繁衍与消逝的动线,每个观者都将在其间找见自己的篇章。
自灯塔空间相连的窄道穿过,进入展览的第二空间的瞬间,满地枯黄的落叶,在沉重有如机械律动的“呼吸”声中,体验从视网膜蔓延至全身的感官。观者会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自觉地沉静下来,在迈脚踏上落叶的同时,进入作品所提供的情境。展厅中央的环型,乍看犹如露营地的观景台,然而圆形的矩阵,在方正而静谧的美术馆空间中却显露着清晰的仪式感,仿佛一方位于丛林深处祭奠的云坛,迫使观者摒弃旁余的肖想,聚焦于当下遍地枯槁的深思,抑或情绪的内观。
作品的名字是《树说》,顾名思义是“树的述说”。只是当作品发生的现场不是位于郊外森林,而是在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公共空间中时,情境便只剩表象。于是,“树”诉说了什么?是周而复始的生命流转,还是自然生机在后科技时代所缔造的末世焦虑中情绪的缺失?抑或是,当生态视觉的发生地不是近郊而是美术馆时,被困在系统之内的究竟是它们,还是我们?
展厅中,与《树说》对应挂着的是史健的油画《森林-系列4》,画作在某种程度上延伸了《树说》的创作意境,但以一件情境体验装置而言,《森林-系列4》更像是一个情感归逝的出口,承载着呼吸的留白和闲适的遐想。
自一旁的楼梯抵达美术馆四楼的展厅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品《听ting停》。沉静幽暗的画面中,一息白练直穿天际,耳边随即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走近才知,这是一件声画创作,由史健的画作《夜曲》与声音艺术家徐斯韡收集的白噪音构成,试图在听觉的触感中,延伸绘画的意境。用这件作品关联《树说》和四层空间的展览叙事,实现策展线索的转承启和的同时,在和煦的情绪感知中,将观者带入“科技与自然”视角——四楼展厅的第一部分阐述里,作品《竹林七贤03:00:31》和《树shu术》都是从科技化与后工业的角度,对自然景观的凝视。
《竹林七贤03:00:31》是数字艺术与声音艺术的合作,[nature moment自然时刻]团队将徐斯韡收录的安吉竹林里的雷雨、溪流、昆虫、动物、竹林、风等声音,通过计算机编程转化成以计算机特有符号为元素的图像,以此解析的“自然景观”,在某种程度上,是精确的数据处理机制对于自然认知的审美性的补充。值得一问的,感知的经验与数据化可视的抽象图案之间如何筑就通感的对称?以此对应近两年话题性极高的Ai创作,以及资本关于Ai智能化社会的蓝图构想来看,这似乎是个矛盾,但或者也正预示着创作者态度的暧昧——科技可以促成认知维度的清晰和冷澈,亦或成为认知的障碍。
与之相对的,《树shu术》更像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尝试用工艺和行为重构自然和文明的关系,即便这件作品最初是基于材质的探索。36500根木条在经过精密的计算、切割、手工拼接和上色后,以史健的画作《群山-系列1》为原型创作的《树shu术》,正如作品介绍所言,其背后隐匿了技术、时间和共同协作的关系美学。除此之外,作为自然生长机制之一的树,从原初的植物到成为建筑或工艺制造的基础材料,再到最终被以另一种非自然的方式镌刻成时间,其中关于技术文明演变的叙述不言而喻。
穿过四楼展览的第一部分,一个半截层的空间中,展示的若干幅绘画,以及装置作品《岭ling灵》和《卵luan乱》,是关于“自然时刻”第一次展览的“回顾”,也是主创团队希望以“自然时刻”作为创作主旨,在不同的语境中,持续不断梳理和探讨生命、社会和生态关系的理念及初心。但在策展的文本中,更像是在片段式的阐述之后,经由一段简介的描述,重新将观者的注意力拉回对于“自然景观”的审美探讨。在展览的最后两部分里,不论是史健的绘画,还是一乙的景观摄影,都分别自主观与客观的角度,对“景观”提供了自己的观点及判断。
相较于史健以细腻笔触对“自然景观”的情绪塑造,一乙的《瞰》系列,却在聚合方寸之中,用摄影记录的方式,在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之间,延展了美学关系的体验。乍看之下犹如抽象构成的画面,实际是一乙使用无人机航拍的人工作物景观,却以一种天然唯美的状态,打破自然景致与人造景观之间矛盾关系的同时,提示了人工造业对人类生存生态的影响——景观自然,而生命活动的轨迹是另一种审美经验的缺失。
展厅最后一个空间,有些特别——史健的动物系列画作和李丹的作品《神经元》形成了有趣的叙事:灰褐色的画面中,圈困于咫尺之间的野兽,悲愤压抑着执拗挣扎,在沉壑之下努力争取呼吸的一席之地;
与之对应的,由若干红砖块堆叠的装置《神经元》,仿佛广厦倾颓的断壁残垣,捆缚之下是一座建筑或者一方城市曾经的鲜活和破败的记忆。而纵是如此,被时间镌刻的文明和生机,在人类不断迭代的技术与历史的重建中,不断翻新流转。此刻,“砖”与“树”一样,不仅是材质或者建筑元素,其指向了人类历史所构筑的生态文明的形态。作品中那些透明的3D打印砖块,看似以一种兼容重组的姿态构建了城市建筑的新的历史,但同时也在提示着,人造景观对于人类长久的回望。
《神经元》让人忍不住想起俄罗斯艺术家伊丽萨维塔·科诺瓦洛娃(Elizaveta Konovalova)的《旧城》。同样是以“砖块”作为语言,伊丽萨维塔则是用自己徒手收集而来的25,000块砖块残片,回溯了德国汉堡市在二战硝烟中被摧毁的记忆,以及在时间的长河里逐渐被冲刷的历史。以此联系到当前的国际环境下颇为尴尬的“俄乌战争”,“红砖”筑起的所谓文明在流离失所面前可笑而无知,那些被封存和镌刻的在战争结束之后,是将被新的建筑技术方式清洗或是呈现?答案不言自明。
展览的最后一件作品《褥ru入》同样也是“自然时刻”第一次展览时即展出的作品,共艺团队以艺术家史健的绘画作品《疏影-暗香》为基础,将画布材质替换成高弹纺织棉,用以模拟“躺进”自然中温暖惬意的感受。为使感受更加直观,主创团队更是以触发式吹风与声音装置,强化观者躺入画中感受“自然”的体验。“褥”和“入”谐音,前者提示了材质和关系,后者强调了行为——进入如被褥环抱般舒适的“画面”,体会远离喧闹“躺进”自然的闲适与温暖。尽管概念如此美好,却依然忍不住叫人疑惑:当寓意着后现代工业机制的纺织面料和试图抽离环境束缚的画作形成对应时,这种矛盾的并置,似乎也预示着当科技制造被作为机制重新度量,那么随之而生的关于生产和存在的意义,或许能让我们从当下所处时代避无可避的忧虑中临时抽离。[nature moment自然时刻]是由情境体验设计团队乐山乐水™发起的一个“共艺联盟”,主创团队希望通过这个联盟关联不同领域的创作者,以“自然”作为协作的切入点,在早已固化了机制生产的艺术系统中呈现另一种协作式的观念生产和艺术创建机制。但事实上,不管是1909年在德国慕尼黑成立的“蓝骑士”(The Blue Rider),进入后现代主义语境后出现的艺术家组合,如吉尔伯特乔治,艾默格林德拉赛特,或者艺术团体Raqs媒体小组、“六岛”(island6),其初衷和工作模式实际都是在对著作者的权利格局与表达的协作机制提出质疑和观点。
因此,如何看待[nature moment自然时刻]这个共艺联盟,就像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生前的最后一件创作《卡普里电池》——由一只酸柠檬和一枚灯泡组成,柠檬为灯泡提供能量——所示:在一个发展迅捷的想象力枯竭的高质化社会,或者只有这只“酸柠檬”,才能够在意想不到的时候获得重启的能量。对于联盟发起者乐山乐水™来说,[nature moment自然时刻]或许就是这只“酸柠檬”,其首先解决的,不是照亮谁,而是为“灯泡”提供能量。
作者/展览评论人:Nikita Yu
资深艺术工作写作者。安大略设计艺术学院批评与策展专业及复旦大学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自2014年起从事艺术写作、评论及策展等相关领域,为《Nowness》《Hi艺术》《Connaissance des Arts》《芭莎艺术》《美术文献》《ZAIART》等媒体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