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送花

扬子民间收藏节开幕 300藏家现场来斗宝__紫砂之家


专家们正在鉴定一把紫砂壶。


人们排队等着鉴定。


战国铜鼎。
昨天,由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南京清凉山公园和扬子晚报联合主办的“2009江苏春季民间收藏文化节”在大雨中拉开帷幕。虽然下着大雨,但清凉山公园的宝贝鉴定现场,从7点多就有热情市民等着开门;文化节分会场南京博物院小礼堂则是专家讲座,昨天上午主讲的是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蔡毅研究员,下午是南京博物院张浦生研究员,小礼堂都座无虚席。
今天从上午9点至下午5点,瓷器、玉器、书画、铜器的鉴定依然在清凉山公园进行;上午9点至12点,江西景德镇古陶瓷研究所江建新教授、李一平研究员将在南京博物院小礼堂主讲“高仿瓷的鉴别”。
民间藏宝热,在昨天的鉴定现场着实得到了体现,一天下来,共有300多人领号请专家掌眼自家宝贝,其中不乏来自安徽、山东等地的民间藏家。不过,从结果来看,鉴定的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1000元买个战国铜鼎
民间确实有真品,昨天不少“宝贝”让专家们眼前一亮,一大早从宜兴开车赶来的钱先生带来的一只铜鼎“就是个好东西”。经专家鉴定,此鼎制于战国晚期,距今已两千多年。难能可贵的是,它保存完整,鼎底所刻铭文及鼎身的弦纹也都很清晰,“这个鼎是当时的礼器,为祭祀专用,在那时就已是很珍贵的东西了”。得知了这样的评价,钱先生很是兴奋,连说没白来,“这件铜鼎是我几年前花一千块钱买的,当时心里挺抖呵,没想到还真捡到了宝”。
祖上传下只影青斗笠碗
人群中一位姓杨的老大爷很受瞩目,杨老带着两件藏品冒雨赶来。经过专家鉴定,一件是晚清年间景德镇出品的粉彩瓷枕。另外一件尤其为专家们称道,那是一个宋代的影青斗笠碗,采用的划花手法是瓷器传统的装饰手法之一,这在当时十分流行。“虽然它的碗口有点残缺,但是也不太影响它的收藏价值”。杨老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没想到是真品,对他来说真是一大收获。
南通藏友“组团”来鉴宝
9点多,蒋先生跟一帮人一头雨水地冲进来,他们一行均来自南通,在得知扬子晚报和省收藏家协会联合举办鉴定活动后,几个朋友组团来鉴定。蒋先生带来的是一个青花罐,高近半米,放在一个大纸箱里。专家们看到宝贝体积如此巨大,也都对它充满了期待。不过遗憾的是,经鉴定,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件近代的仿品,仿制时间不超过20年。“南通帮”一行人共带了几十件“宝物”,有瓷器、玉器、字画等,但让专家和他们本人都很失望的是,只有其中一位徐先生的青花筒式炉,比较有收藏价值,这样一来,“南通帮”可以算得上是“全军覆没”了。
一大箱“宝贝”全是赝品
孙先生一出现便成为焦点,因为他拎着的红色旅行箱不仅显眼而且体积庞大,当他从里面拿出14件瓷器一一摆在鉴定桌上时,人群中更是发出一阵阵惊叹。记者注意到,“宝贝”包括酱釉双耳瓶、青花洗、哥釉盘等具有不同年代特征的各种瓷器,有一些乍一看做工精美,瓷器上的构图也很有层次。但遗憾的是,专家告诉孙先生,它们无一例外全是赝品。
现场鉴出不少假国宝
记者看到,昨天有不少宝贝是国宝的仿制品。王女士带来三件玉器,其中一件包装得特别精致,打开一看是一尊玉辟邪,只见它通身翠绿,长约20厘米,看起来甚是“威猛”。但专家仔细鉴定并用仪器看过后发现,这是仿制的汉代玉辟邪,年份不过10年,“而真正的汉代玉辟邪,是属于国宝一级的,可以说是无价之宝,要算价值的话,几千万元都不为过”。
无独有偶,常州苏先生带来了一件“汝窑三足洗”,并称是祖传的。可专家仔细鉴定后,发现这明显是近人仿制的,做工很粗糙。他们还特地教了苏先生一些基本的鉴定方法,比如如何用手指感觉瓷器的粗糙度等。
专家受宠
“粉丝”尊称“偶像”
鉴于民间藏家很容易出现买错宝贝的现象,专家们表示,民间收藏爱好者在专业知识上有些匮乏,很容易上当,因此呼吁大家多学习知识,多积累经验。本次收藏文化节为了让藏家们少走弯路多学知识,就特地开设了讲座,并请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和景德镇的专家来“授课”。昨天的讲座就吸引了很多民间藏家,大家连称受益匪浅,毕竟不能常去故宫博物院逛啊,专家带来的第一手资料,对他们来说都很珍贵。在讲座中场休息时,很多藏家甚至上台拉着专家要求合影,“故宫和南博的专家在收藏界,那就是偶像啊,我们就是铁杆粉丝啊”。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