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宪生兼备个性共性与时代性的人民形象
大凉山的母亲(纸本设色)2018年
吴宪生个人收藏
回溯20世纪以来中国画的发展轨迹,人物画以倡导新文化的“五四”运动为分水岭而进入“现代转型”阶段。这一转型是鞭辟入里的变化,不仅体现在题材风格上,也体现在创作思维和审美观念中。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孜孜求索,中国人物画极大拓展了审美畛域,进入一个全新境界。年近七旬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人物画家吴宪生,回应时代之问,深契时代之需,走出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4月14日至24日,作为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之一,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以神取形——吴宪生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分“为时代铸魂”“为民族立心”“为人民造像”“为生活写真”4个板块,共展出吴宪生从艺50年来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165件,作品集中体现了吴宪生半个世纪以来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成就,折射出他对中国人物画语言探索与实践的心路历程,同时也反映出他热爱生活、以人为本,用画笔表达对万物沧桑的理解和对天地人间的感知。
吴宪生主张要与西方拉开距离、与传统拉开距离,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笔墨与色彩相结合,坚持人物造型的严谨扎实、语言选择的多样自由、形式表达的新颖现代与风格表现的个性特征。他的艺术起步深受两方面影响:浙派人物画的深厚传统滋养与西方古典艺术造型意识的根植。
传统人物画往往程式化,注重笔墨本身的“形式意味”。随着对西方造型意识、方法的学习,晚清至今涌现了大量结合西法进行创新的画家,成功地将中国人物画与传统拉开距离,吴宪生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他将解剖结构、空间透视、光影效果、体块量感等因素作为人物造型的底层逻辑,而传统中国画笔墨的虚实相生、黑白层次、干湿融渗等技法则置于此逻辑架构之中。其敷色,蕴含着光的跃动;其笔墨,既妙合西方结构素描的客观中肯,亦颇得中国画的骨法之力。色、笔、墨于此相辅相成,同归“形神合一”。
在展览中,令观者印象深刻的是他饱含个性化的人民形象及其精神特质的塑造。《十送红军》《耕者有其田》《沉重的手印》《春暖十八洞村》等美术作品中,厚重的深邃感和清亮的流动感共存于挥洒皴擦的水墨,气势恢宏的画面构图与多人物组合的场景刻画相得益彰。数量可观的农民肖像作品则个性迥然,让公众窥见吾民正直淳朴的精神面貌、乐观豁达的信念和勤劳善良的风采。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吴宪生的作品,表现了鲜活的个人在时代更迭进程中的容貌迁变,透现出强烈的现场感;丰富的个性化形象,得益于吴宪生对西方素描的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而这也反映了画家在中西艺术互鉴时流露出的由衷文化自信。
“在当代中国,人们对于个体的幸福、价值和意义的重视前所未有,这也促使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不断创造着新的现实。”吴为山认为,新时代是所有身处其中的人共同建构出的新现实,此间的现实主义艺术当然也不能满足于模仿现实形象,而更应重视个人与现实之关系的能动性,主动参与正在形成的现实并捕捉其内在节奏。吴宪生坚守了洞察精神世界、观察人物特征的初心,他深入生活、自然流露、直陈感受,长期与现实互动而油然生发,用兼备个性、共性与时代性的“人民形象”生动诠释了现实主义与当下中国、当下中国人、当下中国美术融合后迸发出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