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送花

紫砂壶四大壶型在社会中的造型工艺流传

紫砂壶的制坯方法有模制和手捏两种,而名家出品,又往往以手工捏制成型为多。我首先要把捶炼粘熟的紫砂泥料再捶成泥条,打成泥片。然后根据作品的大小,切成各种规格,顺序操作。紫砂壶成型的顺序是:先做成壶身,按上底口。然后再接上壶颈、壶嘴、壶扳,再另制壶盖和附件。在制作时,我运用丰富的经验、熟练的手艺,不同工具,使器形浑朴,线条流畅。等坯件阴干后,再进行浮雕装饰或贴书加工。如果天干不完,可放入缸内,上覆厚棉袋第二天继续加工修理,一直到轮廓端正时止。这整个操作均以手工进行,其中装饰过程与做坯造型同样是决定产品艺术性的关键。在创作过程中,我必须事先寻找素材和选择泥料,将色彩配合也要经过周密思索,这样才能生动地表现景物。

紫砂壶的制作大致包括准备、制作、烧制以及后续工序四个步骤。我发现这几个过程不是一个人完成,如烧制,一般都不是制作人员来做,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分工非常明显,这也是促使紫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准备(包括准备工具、泥料及造型准备)

泥料准备:从矿中挖取生泥,然后自然分化破碎并碾细,用60目筛子筛选,再通过手工或机械练泥。

工具准备:主要包括工作台(泥凳)、搭子(打泥条等)、拍子(打身筒等)、尖刀矩车(光滑各种装饰线条),以及线梗明针等。

造型准备:在开始茶壶前一定要想好要做的是什么样的茶壶,就象画一幅画一样,要先想好,可以画草图或者作一些计算。

二、制作

紫砂器的主要方法是手工捏作和印模两种。一旦确定了设计方案,就会开始实际操作:

把拿到的原材料打成为适合使用状态

做出各个部件

粘合所有部件

进行表面精加工特别是在接口部分

三、烧制

制造好的茶杯首先需要阴干,大概需要两三天左右。

待其完全干燥后将其放入窑炉进行高温烧结,以确保最终产品坚固耐用且色泽均匀。

四 后续工序

在完成初步烧结后的茶杯,还需进一步磨光,并可能添加蜡涂层,或抛光包铜丝镌嵌金银丝之类其他附加处理,以提升外观效果并增加实用性。

历代紫砂壶造型源自仿古代铜器如彝鼎尊爵,以及陶器如彩陶觚瓿秦砖汉瓦纹样;仿古代玉器鼓槿;仿瓜果花木形象或加工变形;借鉴实用器物改造成新式如玉笠柱楚斗分等。此外还有几何案形构图,如方器菱花葵式筋纹者。而历史上最著名的是“曼生十八式”。

陈曼生是一位清朝晚期著名书法家,他对白居易诗句中的“吾友钱塘江边”深感兴趣,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曼生十八式”。他的作品融合了传统与创新,为中国文化贡献了一份独特而美丽的声音。他的一些作品至今仍然被人称赞,它们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艺术形式极度尊重,更展示了一种审美上的独到见解,使得他留下了一笔不可磨灭的人文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