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仰韶文化博物馆展出精美陶器316不锈钢陶瓷涂层绚烂夺目古今交融
仰韶文化,始于五千余年前,延续至七千年左右,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彩陶文化。其名称源自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的首次发现,因此得名。该文化以豫三省为核心区,分布范围广泛,从黄河中下游一带扩展至陕西大部、河南西部及山西西南地区,以陕西省华山为中心,其遗址遍布全国。
截至2000年,全國共有5213處仰韶文化遺址,其中以陝西省為最多,約有2040處;而河南省、山西省各約1000處;甘肅省則有1040處。此外,还分布在河北、內蒙古、湖北、青海和寧夏等地。
其中,最大的遺址之一是位於陝西省關中的耀縣石柱塬遺址,這個巨大的考古發現面積達到300萬平方米。這些遗址不仅展示了汉族远古先民的生活方式,也记录了他们与周边文明交流的一段历史。
位于洛阳市西方80公里处的渑池县东北,有着著名的仰韶村,这里发现了大量属于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痕迹。在这里,可以看到崤山山脉majestic peaks, the verdant mountains and crystal clear waters create a serene and peaceful atmosphere, which is believed to be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name "Aping Youshi". The site was officially declared as one of China's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in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