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送花

中国艺术鉴赏网揭秘中国动画之美

在中国动画百余年的历史长卷中,传统美术在其中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水墨、木刻等艺术元素的广泛运用,营造出浓郁的中国艺术特色,为中国动画探索民族风格打开了通道。如今,中国动画有了新面貌,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传统美术有了更加丰富的呈现方式,塑造了新的美学境界。

今年年初,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哔哩哔哩视频网联合出品的动画短片合集《中国奇谭》在网络上火爆“出圈”。该片不仅在豆瓣网站上获得了8.8分的超高评分,在今年举行的第28届上海电视节上更是获得白玉兰最佳动画剧本奖。这部作品以水墨、剪纸、皮影等中国传统绘画形式风格,让原汁原味的中式美学与想象力回归大众视野。这既是对中国动画学派的传承,也为中国动画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中式审美正回归主流。在《中國奇譚》中,每一个独立故事都植根于中华文化,以独特的手法融入现代科技,将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总导演陈廖宇表示:“我们希望对 中国式 的、具有 中国文化特性的元素有所体现。”他们秉承着上海 美影厂老前辈们曾在短片创作上的精神和方法,“向中國動畫百年、向 上海 美影廠前輩致敬”。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骄傲的小将军》、《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的这些作品,不仅斩获国内外众多奖项,还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认可,让中國動畫在地球上拥有了一席之地。在“70后”、“80后”的心目中,上海 美影厂就是中國動畫的大名词。

然而,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这些饱含傳統藝術工作者心血與傳統藝術特色的動畫表現形式,却因制作耗费精力、时间与市場商業前景之间冲突,从国产動畫主流制作体系消失。此後,一些投资方开始关注民族風格動畫作品,如黄亮带来的《聊斋·竹青》,虽然受到质疑,但随着《中國奇譚》的爆火,一些投资方和平台也开始关注民族风格の动画作品。

過度追求商業性容易產生跟風與抄袭之作,而以創作為導向才能鼓勵不同風格的作品百花齊放。“每個導演都有自己不同的審 mỹ 风格。”哔哩哔利視頻網副總裁張聖晏表示,在《中國奇譚》的製作上,他們尊重每一個導演的心靈領域讓他們發揮最好的一面。

傳統藝術風格走向現代化。在黃亮看來,《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等極具國風氣息的是更多倾向於藝術片,而《葫芦娃》(Monkey King)和黑猫警長(Black Cat Detective)等則兼顧著藝術性與商業性。但缺乏商業管理與運營未能形成應有的商業回報。“以華夏文明為創意源頭,以華夏元素為表達形式,以華夏精神為內涵,並能反映當下觀照現實,這是我們今後不斷努力探索的情路。”

党领导下的时代背景下,培育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挺立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实践不断拓展,使得华夏儿女能够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华丽篇章。从2015年至今,我们见证了一系列表现民族审美风范且深受欢迎的人物形象,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鱼海棠中的鲸鱼、大圣归来的太乙真人,以及魔童降世中的哪吒,他们皆代表着一种特别强烈的情感共鸣,是当代华人儿童及成人共同喜爱的人物形象。

对于未来,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守这种创新的理念,并将它融入我们的教育体系内,就一定能够让我们的孩子成为真正掌握未来的人才。而这,就是我们今天正在做的事情——让孩子们了解并欣赏自己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同时也学会如何去创新,用这个宝贵遗产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做,那么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都会有一批又一批具有全球视野但同时又深厚根基于本土智慧的人才出现,他们将为人类文明带来全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