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杯鸡法无定则文切意远
自古以来,茶与壶便是难分的好友,而紫砂壶则是这段友谊中最为珍贵的一环。宜兴红茶与紫砂相得益彰,他们共同走过了五百多年的历史,从明朝开始,一直到今天。宜兴紫砂以其纯净天然的文化内涵和独特工艺赢得了众多爱茶人的心,让文人墨客赞不绝口。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金玉,可以说胜过金玉十倍。
在《阳羡茗壶系》一书中,明代诗人周高起曾经这样赞美:“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这说明了紫砂壶不仅价值高昂,而且具有极强的地位象征。
宜兴“五色富贵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艺人们,他们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成熟而精湛的工艺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名字——张顺法,他是一个典型的人物,他并非出身名门望族,但他的祖上都是陶匠,这种环境自然让他接受了陶艺的熏陶。当年他19岁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时,就拜入当时著名技师李碧芳门下,那时候他就踏上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恩师李碧芳是一位技艺全面、经验丰富的人,她所制出的作品运线流畅、寓意古朴,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美学。在她的教导下,张顺法学会了创作必须来自生活,同时也要超越生活,使作品蕴含深远意义。他从小就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每一次创作都像是在探索生命本质一样,每一次失败都像是生命的一个回音。
经过三十多年的刻苦研习和实践,现在张顺法已经成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他的一些作品,如“六方牛盖壶”、“浪击壶”、“云肩如意壶”等,都获得了各项大奖,并且在港台地区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他对于自己要求很严格,只有一年才会创作两件作品,以求少而精,有些作品甚至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因为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完美之境。
根据张顺法的话来看,成功创作首先要抽象,即取之于具象,又提炼于具象;其次,要新颖,不拘泥于表面,而追求内核深处的情感表达。这就是为什么他的每一个设计都充满哲理和韵律,同时也展现出了各种颜色和质地,使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平朴、高远之意,这正是紫砂艺术不可言传的地方。
整个创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构思、制作样品、烧制试验、使用检测以及最后总体修改。在这些阶段里,每一步都是为了追求最终结果中的那一点点完美。而这种追求并不仅限于是外观上的光鲜亮丽,更重要的是功能性的优良性,以及整体结构协调性以及材料利用率。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每一把 壶能够承载着更多更深层次的情感内容,为收藏者带来更多无穷尽尽的心灵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