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故事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韦嘉

2021年秋拍,我们首将“中国新绘画”升级为夜场,获得了市场的热烈追捧和广大藏家的积极响应,38件作品,共斩获4242万元,仅一件作品遗憾流拍,成交率高达97.3%,再次毫无争议的成为这一板块的行业风向标。

北京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部,推出其中最具代表性艺术家的个人系列专题,深入梳理每位艺术家不断演进的创作面貌和理念,持续推进中国当代艺术及收藏界对于新世代中青年艺术家的关注与认知,进一步夯实“中国新绘画”的板块内容。

艺术家:韦嘉

青春

在早期的石版画中,韦嘉的绘画一定程度延续了古典油画的形体笔触以及圣像画的木讷感和空间漫游的图像特征。这个系列实际上确立了他之后绘画基本的图像主题,即空间漫游和时间的虚空性,这两个方面都体现出一种图像上的庄严特征。

——《野蛮春天》

1999年韦嘉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回到故乡四川,开始了他在四川美院的执教和创作生涯。石版是韦嘉艺术的起点。求学期间他并非一直钟情于版画,直到大四时为了完成毕业创作,才选择了更具绘画性的石版,从此迷恋并刻苦钻研。创作初期,韦嘉把梦中呈现的意象作为图像资源,在一系列重构现实的画面里抒发着真实与梦幻、平常与神圣,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风格。2000年,韦嘉逐渐走出梦幻的主题,画面人物稍稍褪去孤独与疏离,人与景物之间也渐含烟火气。2001年韦嘉投入了更多的热情,生活的改变也促使他朝诗意化的方向发展,主题接近自然和身边的生活,与当下文化渐渐重合,加上精湛的手工艺技巧,画面完成的也更加考究。韦嘉在版画界脱颖而出,收获赞誉的同时也包揽了国内外众多版画奖项。石版为韦嘉提供了内容架构和造型系统,也是奠定他未来创作的基石。

青春:1999-2003年

1.《容器 NO.8》1999年

2.《遥远的寂静 VI》2000年

3.《鸟语》2001年(第七届铜版、石版、丝网版画展金奖)

4.《深呼吸》2002年

5.《闭上左眼我什么也看不见》2002年

6.《幸福不遥远》2002年

7.《Superman》2002年(第一届北京国际版画双年展金奖)

8.《DONT MOVE》2003年

9.《五指山》2003年

10.《纪念日》2003年

11.韦嘉在中央美院石版工作室 1998年

转换

“到2004年我就没有怎么做石版了,一方面是体力的状态,我觉得越来越难以支撑。另一方面是述求的扩张与探讨绘画性延展的可能性。其实早在2002年,我就又想拿起笔画油画了,到2004年那会儿,我觉得这项工作必须得做,因为我已经开始慢慢厌倦了石版。我需要更大尺寸的一些东西,或者更自由的一种工作状态。”

——韦嘉

2004年韦嘉开始寻求突破,改用丙烯在更大的画布上进行创作。丙烯画延续了石版的图像特征,题材依旧来源自身的生活或生活所触及到的环境。绘画比石版增添了很多符号化的细节,并吸收了漫画的特征,色调上也更接近流行文化风格。跳出石版程序化制作的缚累,韦嘉的绘画要自由的多,颜料的泼洒与谙熟的刻画技巧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保留了更多的直觉,更多的心性与手性。作为对绘画阶段性的总结,2006年至2008年间,韦嘉在北京、上海、台北等地举办了四次重要的个展:“野蛮春天”“如果能飞,能去往哪里?”“韦嘉 2004-2008”“照亮夜色无垠”。转型绘画成功后,出于各种原因韦嘉开始不满于现状,再次寻求改变。

转换:2004-2006年

1.《夜与画》2004年

2.《尼古丁与卡路里》2004年

3.《野蛮春天》2005年

4.《美丽与哀愁都微不足道》2005年

5.《长空无忌之一》2005年

6.《可口可乐吗?》2005年

7.《快意恩仇》2006年

8.《我们这个时代 I》2006年

9.《花沐男》2006年

10.《如果能飞,能飞去哪里?》2006年

转换:2007-2008年

11.《I‘m still young》2007年

12.《SAY GOODBYE II》2007年

13.《大卫 II》2007年

14.《不夜城》2007年

15.《欲纵容》2007年

16.《暴力美学1号》2007年

17.《无处可逃之六》2007年

18.《白头到老 II 》2008年

19.《刺菁 II》2008年

20.《飞行忌》2008年

21.《飞行忌 II》2008年

22.《飞行忌 III》2008年

过渡

“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和过往的岁月说再见。”
——韦嘉

2008年以后,韦嘉的绘画进入了旷日持久的“叛逆期”。自我变革从打破“完美”开始,他用流淌的颜料和粗放的笔触破除原有的工整,绘画过程中充满了书写性、随机性,令作品中的黑暗混沌、凝重阴沉、艰涩隐晦的语言变得直观且暴力。围绕青春与日常的主题已不能对应韦嘉发展中的心境,他的绘画线索从个人情感上升到人文情怀,对人的价值与命运和思考,使他选择了一种哲学式的抽象表达,或许是通过绘画的转变满足特定时期心境的转变。

过渡:2009-2010年

1.《照亮夜色无垠》2009年

2.《照亮夜色无垠 VIII》2009年

3.《孩兒面 IV》2009年

4.《远在浅野烟林 III》2009年

5.《DAD》2010年

6.《你喜欢小说》2010年

7.《拈指笑处一言无 II》2010年

8.《幽明微岸 I》2010-2011年

9.《老灵魂》2010年

10.《深森》2010年

11.《你我各留痕》2010年
过渡:2011-2013年

12.《一百年不变》2011年

13.《幽明微岸 II》2011年

14.《微岸 III》2011年

15.《存亡待续》2011年

16.《空杯醉》2012年

17.《迷鹿 II》2012年

18.《嘲风》2012年

19.《天外天》2012年

20.《人外人》2013年

21.《锦灰堆 II》2013年

成熟

“就像我感觉未来我可以画所有的画,画任何的东西,不管这个图像来自于哪里。当我的意念足够强大的时候,任何图像都可以生发出一种我的存在。”
——韦嘉

2015年韦嘉在上海LEO XU画廊的“浅涩尝春”及2017年在台北谷公馆的“小恍煌”,这两个相继举办的个展基本预示了韦嘉绘画的“转型期”告一段落。随后在2017年在北京星空间“如遇林踪”个展上的11幅作品,呈现出成熟期的韦嘉所具有的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学生时代奠定的坚实的造型功底,被他融化在不羁的笔触之中,达到了“以虚击实、浑然天成”的效果。

成熟:2014-2019年

1.《浅涩尝春》2014年

2.《李白》2014年

3.《李白》2014年

4.《Dear Portrait》2014年

5.《海景》2015年

6.《锦上霜》2016年

7.《小恍惚》2016年

8.《无名》2016年

9.《愁空山》2016年

10.《沉醉》2016年

11.《如遇林踪》2017年

12.《Hero》2017年

13.《无名》2018年

14.《尿尿小童》2018年

15.《My son》2018年

16.《河湾》2019年

劲旅

发展到2020年后,韦嘉的新作或许可以被视为另一个新阶段,笔触与色彩更加开阔与开放,率意中却又自带章法,从四面八方涌入,各自出发后各归其位地聚合成一个主体;人物与背景既是各自自由的存在,也融为一体;在平面的融合外,还产生了空间性的融合。韦嘉的绘画一直是以动态发展的,画面的完成是不断变动中的过程,这个动态的过程有无数可能性,失败到最后可能就是涂掉重画,或者可能完成超出预想的画面状态,他们都是“活”的。

韦嘉擅长的“叙事”,在这个阶段渐渐回归,叙事的主题可以是某个激发想象的画面或照片,也可以是现实世界里最熟悉的人物或景象。他们都不是复杂的情节,只是把生命的某些状态尝试表达出来。抽象与具象,会随着叙事内容的需要,应运而生。背景的虚也可以是“实”的,跟物体一样;物体的实,也可以带着“虚”跟时间一样。

劲旅:2020-2022年

1.《三少年》2020年

2.《大卫》2020年

3.《围观世界》2020年

4.《2020.2.10》2020年

5.2020年广东美术馆“绘画·宏”展览现场

6.《劲旅 I》2021年

7.《盛放》2021年

8.《无名》2021年

9.《游侠》2021年

10.《荒野恋人》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