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故事

邵若然背景

    开幕时间:2021年7月20日, 14:00, 星期二

    马凌画廊荣誉呈现邵若然在画廊及亚洲地区的首个展览“背景”,展出艺术家新近创作的肖像绘画作品。自2015年起,艺术家以亚裔美国人为题创作肖像绘画作品,以亲密、肌理丰富、语境饱满的方式描绘带有真挚且复杂情感的面孔及身体,尝试以肖像绘画艺术传统思考庞大亚裔美国人社群的当代异化状况。邵若然探索种族及文化身份的绘画实践并不囿于近年日趋紧张的种族冲突社会现实,而是与当代世界的普遍生存状况息息相关。艺术家指出,此肖像绘画系列将是长达一生的长期作品系列,他寄希望于在未来为其结识的每一位亚裔美国人绘制肖像。

    邵若然在1990年生于芝加哥,在2021年毕业于巴德学院,现生活工作于纽约市。他从2015年开始创作亚裔美国人的肖像绘画——在其华裔父亲看来,亚裔美国人的形象是不堪入画的。作为一名华裔美国人,邵若然创作的作品以独特的族群内部视角探索了重新审美化处理亚洲面孔的艺术实践,或去脸谱化艺术实践的当代意义。

    在“背景”展览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或是邵若然的多年亲密好友,或是艺术及文化界的同僚及受敬仰的前辈:举例来说,徐华(Hua Hsu)是瓦萨学院终身英语语言副教授及美国研究总监,也是《纽约客》杂志的特约撰稿人;谭海俊(Herb Tam)在纽约市美国华人博物馆担任策展人及展览总监一职;爱理(Aily Nash)是一名生活工作于纽约的策展人及教育家,于纽约电影节担任放映项目策展人一职,同时也是 The Brooklyn Rail 期刊的撰稿人。“背景”中的诸多人物在多个艺术、文化、社会及网络内积极地做出核心贡献,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仅作为面孔模糊的“亚洲人”出现于文化景观的背景之中。邵若然为他们绘制的肖像在尺幅及风格层面均体现出亲近、细腻的特质;通过为神态各异的人们多次绘制精细的肖像绘画,邵若然旨在打消文化层面的“亚洲脸盲症”,并鼓励观者仔细检视这些面孔及其代表的生命。

    邵若然往往以日常现实语境为背景衬托画中人物,也常些微老化人物形象。他不无戏谑意味地以此种处理方式参照传统绘画艺术将人物处理得更为智慧、伟大且华贵的老成绘画方法。通过将亚裔人物的面孔及身体置于一个确切的、与年龄及时间性紧密相关的未来之中去,邵若然反思了诸如《银翼杀手》之类的科幻文化产物对亚裔族群施加的陈腐时间维度:在诸多科幻电影及文学作品中,亚裔族群被视作是不确定且遥远的未来的住民,但仅作为充满异域风情的面目模糊群体出现于戏剧化叙事的背景之中。邵若然的绘画实践将亚裔美国人族群形象锚定于具体、确切的时刻中,检视现实差异性在时间维度中展露的蛛丝马迹。

    邵若然在2012年于巴德学院获得视觉艺术学士学位。他曾参加以下机构举办的展览:CP Project Space,视觉艺术学院(纽约);海德公园艺术中心(芝加哥);Silent Barn(布鲁克林),及巴德学院(哈得逊河畔安嫩代尔)。在此次“背景”展览举办之时,邵若然也将参加MOCA美国华人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回应:亚裔美国人抵抗种族歧视潮流的声音”(纽约),展出由该馆委托创作的系列大型绘画。邵若然曾在芝加哥及怀俄明州普雷斯顿牧场参加驻留项目,并将于2021年11月参加纽约州奥斯特利茨 The Millay Colony For the Arts 驻留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