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中尚和混元三教九流图的少林文化特质象征
明嘉靖四十四年 朱载堉
混元三教九流图(石刻拓本) 嵩山少林寺
创建于北魏时期的少林寺,在一千余年的历史变迁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文化。其核心是宋末元初以降以曹洞正宗一脉为代表的禅宗文化,特色是寺僧修禅与习武相结合的修行方式。不过世人虽多知“天下功夫出少林”,但“功夫”与“武术”实有区别。更重要的是,二者皆无法限定少林文化,少林文化也不等同于功夫或武术。认识少林文化离不开对其整体的把握。少林文化的特质实扎根于少林寺所处的“天地之中”地域语境,概括而言,或可以“居中尚和”相称。寺内留存至今的《混元三教九流图》,正可被视为这一特质的“象征”。
该图为近于圆形的人物图像。人物的形象初看似是一位头梳双髻,神情肃穆,留有髭须的长者团缩而成;但实属由三人组成的“一体一面”奇特造型:居中以正面示人者,眉间有白毫,穿交领右衽之衣;以侧面示人的二者,广袖袍服,其中左面形象者后首戴冠,右面形象者后首束巾。三者分别象征佛、道、儒“三教”。这一图像特征,正相应于赞文中的“三教一体”。图的中央是由双手展开的一幅朝向观者的画卷,绘有从中心辐射而出的九条涌泉,相应于赞文中的“九流一源”。
图的上方另题有《混元三教九流图赞》:“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纵横应对,小说咨询。阴阳顺天,医流原人。杂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难精,精者未博。日月三光,金玉五谷。心身皮肤,鼻口耳目。为善殊塗,咸归于治。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毋患多岐,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一以贯之。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全篇虽以“三教九流”为主体,但落脚点则在殊途同归的“百家”“万法”,并在思想上主张“要在圆融”。“圆融”亦即该画题渊源所自的“一团和气”之“和”。
此图刻于寺内钟楼前《小山禅师行实之碑》的碑阴上半部分。石碑通高3.35米、宽1.15米、厚0.25米,螭首龟趺,坐东面西;立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三月初一日;碑铭以“钦依住持少林寺嗣曹洞正宗第二十四世当代传法小山禅师行实”题首,郑藩掌国事德庆王撰文,“三教中人狂仙载堉”篆额并书丹。图的下方有作者款印:右侧题款“嘉靖乙丑三月吉日,寓南赡部洲狂仙书”,左侧为“酒狂仙客”和“三教九流中人”名章。可知其作者与碑铭的书写者同为朱载堉。
小山禅师(1500-1567),讳宗书,字大章,俗姓李,直隶顺德府南和(今河北南和)人;为明世宗钦命曹洞正宗第二十四世暨少林寺曹洞第十代传法,对于明代曹洞宗风之中兴以及少林寺的建设,“其启后鼎新之功,永不可磨”。(《小山禅师行实之碑》碑铭、《小山禅师塔铭并序》)朱载堉(1536-1611),字伯勤,号句曲山人,别署山阳酒狂仙客等,怀庆府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为郑恭王朱厚烷长子,杰出的文学家、音乐家、乐律学家和科学家。其至孝笃学,淡泊名利,生前身后向为世人所敬仰。
《混元三教九流图》不仅以其浑圆一体、“三首一面”的人物造型引人注目,其图文关系的“若合符节”同样让人赞叹。作者的妙思巧借固然是基于其底本,即成化元年(1465)由明宪宗题赞的《一团和气图》而生,但此图的改绘实属从样式到内容以至思想的总体性再创作。关键的两个变化,一是图像上,于人物形体层面由前者的“三人三体”样式,转化为了“三人一体”样式;二是思想上,于作品含意层面由前者的宫廷指向,转化为了本土宗教指向。而在风格与画法上,相比于宫廷绘画的工谨细笔《一团和气图》,此图则整体皆呈现出鲜明的简约化特征;此亦可相应于图赞所言的“佛教见性”,以及重心传、不假于外的禅宗思想特点。
观者若来到此地,进而置身于少林寺内此图的跟前,将更能够体认到其所处的这一特定场域,以及《小山禅师行实之碑》这一特定作品载体,确乎都赋予了此图释者居中、整体圆融的特征以更具体的象征意义——少林寺及其以曹洞宗脉为表征的禅宗文化之“居中”与“尚和”特质。
“少林”之名就点明了这座禅宗祖庭的独特地理语境:少室山阴林壑间。其地处“东京近甸,太室西偏;正气居之中,清都控九州之会。”(少林寺唐开元十六年《皇唐嵩岳少林寺碑》)“少室”与“太室”分别是嵩山西、东两段山脉的总称,双室并峙,“以其在天地之中,故曰‘中岳’,为四岳之尊”(嘉靖八年《登封新志》)。同样,“天地之中”也是少林寺所在政区登封的地域特性。而这一特性既是地理意义的,也是人文意义的。
在《混元三教九流图》之前,明代大臣,金石学家都穆(1458-1525,字元敬,吴县人)就曾在正德九年(1514)为《登封新志》题识道:“登封,河南之属邑也。山有嵩高在其境内,为五岳之尊。《诗》云:‘嵩高维岳,峻极于天。’又云:‘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登封而有山如是,是岂直一邑一郡之重,固将为天下之重也。……今观邑令李君斯志,其中述作,若卢照邻、沈佺期,宋之问、李太白、王摩诘、白乐天,皆唐之名流。而大儒君子,若范文正、程伊川、邵康节,亦皆在焉。又为之惊喜,谓他志之所未有,则其重又不止于山而已。”以至最后仍强调了此志必可传世,亦因其“有山与文以重之”。该志的纂修者,登封知县李居仁(生卒不详,咸宁人),这位来自陕西的“异客”地方官在其跋文中也说,“登封,古阳城郡,山川秀丽,人物清淑,而俗尚视近古较之他邑为最优。”
二人的此番论说并不是名士与地方官的夸耀之谈,而实属对此地“天地之中”特性如其所是的表述。该志风俗篇记载:“登封民俗,旧志载:其习尚节义,勤稼穑而重廉耻。盖河南为中州之地,登封又居河南之中,其民气禀中和,宜乎习尚之美,而非他邑之可及也。”隆庆三年(1569)《登封县志》风俗篇中也记,“府志:民禀中和,习尚节义,服勤稼穑,不事商贾,士亦恬退淳朴,无事矫伪。”两志前后一贯的表达,要义即在强调此地民风之“中和”。
恰如此地既有以嵩阳书院为代表的儒学之盛,嵩山也同时遍布佛刹、为道教第六小洞天,允为三教和谐共生之地。此幅《混元三教九流图》,则堪可谓形象化表征了自元初以来,少林寺洞宗一脉禅宗文化的“居中尚和”特质。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