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故事

恰空古乐团将巴洛克音乐奏响京城 跨越时光聆听历史的回响

10月20日晚,恰空古乐团在三里屯太古里北区红馆带来了一场别具特色的古乐专场音乐会,以此纪念去世280周年的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也纪念巴洛克音乐时代的辉煌胜景。他们用古、复古乐器演绎了维瓦尔第以及和他同时代的四位音乐家的作品,用音乐把观众们带回到维瓦尔第的那个时代,回到了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带领观众们跨越时光,聆听历史的回响。

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现场

本场音乐会由瑞银集团荣誉呈现。

恰空古乐团成立于2016年,承袭西方在1960年代兴起的“古乐运动”的精神,由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欧美专门研习西方古乐表演的音乐家组成。乐团聚焦西方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致力于以最接近本源又不失灵活的方式呈现西方早期音乐的原貌——乐团使用古代乐器或者复制乐器,遵循传统的演奏法,再现从蒙特威尔第到之间灿烂的音乐文化,并赋予其新生命。

音乐会现场

在维瓦尔第之前的时代,千秋不衰的威尼斯共和国就已经走向了末尾。然而在它的和军事力量衰减的同时,它在音乐上的影响力却仍在辐射整个欧洲。某种程度上,发源自威尼斯的“奇异风格”(Stylus fantasticus)跨过阿尔卑斯山向北的传输改变了欧洲整个十七世纪器乐的走向。作为活跃在十八世纪的威尼斯人,维瓦尔第的器乐风格已和上个世纪的奇异风格大相径庭,但是也同样席卷了整个欧洲。在和泰勒曼的作品中,便常常能看到维瓦尔第的影子。

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现场

这场音乐会带来的曲目可以看出即便是巴洛克的全盛时期,音乐风格仍然带着显著的地区差异,后来无论是乐谱广泛的流通还是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都也无法抵消这些鲜明的地域特征。

听见十八世纪的意大利

维瓦尔第是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意大利最为和著名的作曲家,他共写过400多首协奏曲,他为他那个时代几乎每一种乐器(巴松、大提琴、长笛、琉特琴、圆号、曼陀林、双簧管、短笛、竖笛、小号、维奥尔琴等)都写过协奏曲,本场演出就是在维瓦尔第的《A小调竖笛、巴松与通奏低音奏鸣曲》之中开场,一如维瓦尔第的作品一贯的风格,这首作品活泼而富有生气。

到了60年代,作曲家泰勒曼的作品问世,有人评价他的作品与维瓦尔第最好的作品相比也决不逊色,本场演出的第三首作品是泰勒曼的《A 小调竖笛、小提琴与通奏低音三重奏鸣曲》就是如此。

本场演出的压轴作品是维瓦尔第的《D 小调三重奏鸣曲“佛利亚”》,这首作品在他的奏鸣曲作品中知名度较高。“佛利亚”这个词源于5世纪末葡萄牙的一种舞曲,因此在风格上更接近舞曲自带的律动与规整。这首作品动感十足且旋律优美,由两个高声部和一个低声部组成,互相交织,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情感。乐曲从一个相当抒情的旋律开始,当这个抒情的段落结束时,听众尚不清楚接下来的将是一场狂热激烈的舞曲,小提琴与数字低音的合奏逐渐将舞蹈的画面展开,尤其是数字低音富于弹性的律动,犹如舞女脚踝上的金铃随着舞姿的变换铃铃作响。在乐曲平静与热烈两个主题此起彼伏的交替中领略到维瓦尔第对于弦乐律动的把控与旋律美的展现。

此次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恰空古乐团除了带来了诸多巴洛克时期的经典曲目之外,前几日还上演了一场现代意味十足的巴洛克音乐剧场《自然颂歌》。将亨德尔的经典音乐与现代剧场艺术相结合,这些古老的乐器们,在全新的空间、全新的表演模式中,将为观众们展现出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