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九华山歌图现身嘉德拍场
幸得李可染后人厚爱,将有二十余件李公书画雅品集结成为“强犟——李可染的书和画”专题现身今秋拍场。
幸得李可染后人厚爱,将有二十余件李公书画雅品集结成为“强犟——李可染的书和画”专题现身今秋拍场。其中,李公于1981年倾心创作的《九华山歌图》将于本季“大观夜场”中隆重推出。1978年,李可染自九华山写生归来,得稿颇丰,而其艺海生涯中所仅见的数幅以九华山为母题进行的创作,具是以此间皖南写生为基础而画成的。将于“大观”中现身的《九华山歌图》,即前述佳制中之佼佼。
关于写生和创作的关系,李可染的总结是“采一炼十”,亦即在对自然、对生活采撷写生的基础上,开始深入酝酿、消化、升华,如牛反刍,胸中块垒化为笔底烟云,完成由写生到创作的转变。一般来说,从上世纪50年始李可染进入写生期,50年代末、60年代初进入创作期,至60年代中期他的山水画创作和教学,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而事实上,由写生到创作的转换一直贯穿于李可染的艺术生涯中,比如70年代初期的《林区放筏》、1977年创作的《襟江阁》等等,均为“写生→创作”体系中的绝佳代表。
1978年,年过古稀的李可染计划到黄山、九华山及三峡写生,结束黄山、九华山之行时身体染恙,归至武汉修养。此次皖南之行,李可染得稿颇丰,此后据其稿而有数幅佳制问世。而其艺海生涯中所仅见的数幅以九华山为母题进行的创作,具是以此间皖南写生为基础而画成的。李公画成自珍三十六载,得其后人厚爱,将于今秋“大观夜场”中现身的《九华山歌图》,即前述佳制中之佼佼。
李可染 九华山歌图
1981年作
设色纸本 立轴
68.5×91 cm
九华山又称陵阳山、九子山,为皖南佛教圣地,其名传说得自李白“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之句。唐代道家兴于九华,至宋时佛释于此渐盛,至今亦如。九华北俯长江,南望黄山,绵亘两百余里,主峰九十九,嶙峋盘旭,葱郁茂茏,古时儒士雅客均好流连于此。丁巳时,李可染于此地写天地颜色,存壮景于胸中毫端,归之便有数纸丽色传于后人。
李可染画“九华山”存着甚罕,民间所见者或速写稿或成作略有一二,至于尺幅均不甚大。而如本幅《九华山歌图》般以近六尺纸面,横铺巍峨万重山,并长题两百余字于其上之作,似为仅见。此件九华长逾两尺,纵近三尺,全图不着色彩,团团墨层层积出深壑高山,左侧山峰及山下直树枝干以李公独有之光影法处理,以示月光由左射入,应和题中“云含幽兮月添冷,月凝晖兮江漾影”之句。月华映山之景,李公笔下除此外,亦不多见。
李可染 九华山歌图 局部
九华山歌图 局部、款
画幅之上,李公又具长题二百余字,录刘禹锡《九华山歌》华文。其笔矫矫,于丰厚之中见筋力,结体方而用圆,字势开张大气。其点画圆劲,用墨酣饱,时有飞白,行笔如锥划沙,具有动感,有篆隶之意。通篇给人以沉稳坚定、宽博大度、严肃雄健之感。
九华山歌图 局部
本幅纪年辛酉,可知此为李公皖南写生三载后,化其所见得稿写成,是其“采一炼十”理论的极佳实践。写景造物无拘无束,墨色纷披,笔走龙蛇,浑厚之极,华滋之极。作品整体画风坚实而不失空灵,用笔力如金刚杵,这是他将魏碑汉隶篆书的书法金石意趣,融入于画面的结果。画中山峰用笔沉着凝重,这种笔墨韵味与他的崇高壮美的风格美学追求相一致。然而,凝重并不呆滞死板,笔下有如龙蛇游走之势,又注重浓淡水墨的相互调和,以逆光法点亮的山崖侧峰、山脚直树,亦使画面如雨水洗刷的天空,空灵动人。
李可染 九华山
1979年作 63×51 cm
李可染 九华山
1979年作 70×46 cm
李公勤于实地写生,行程数十万里,画稿数百幅,归于静处反复锤炼,又借鉴西方绘画明暗光影处理方法,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笔墨技巧,其作意境开阔,笔墨浑厚,气韵灵动,格调厚重质朴,博大沉雄。《九华山歌图》就是李公以祖国大好河山之胜景作神思的导向,集约脑中存储的诸多映像,意象经营,造景写意而成。画自成时,李公即自存青葙,后再由家人妥善珍存,忽忽三十六载后,铺开再看,团团墨色、郁郁山松如昨再现,观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