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一厂老艺人名单君子风范紫砂款识雅致自在
紫砂款识,源自印陶文化,承载着艺术与文化的深远意义。明代正德年间,“树瘿壶”即是现存唯一的供春传器,以“供春”二字作铁线篆于内壶身,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紫砂款识。这一形式与古印陶相继承,与古封泥共享艺术魅力。
我们今日能见到的紫砂款识,其形成过程复杂多变,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镌刻麻烦,而玺印方便,一钤即可;其次,镌刻字样不一致,而玺印钤盖则难以仿冒;再者,玺印留下的印记亦是一种“商标”;最后,用玺印也是紫砂艺术走向完善的一步,是中国古文化与传统艺术的结晶。
紫砂款识与古代印陶在表达内容上有所不同,它不仅仅记录制作者或监制者的姓名,还包括斋、馆、室名等闲章,以及纪年的商标款。这种丰富性是随着商品学和经济发展而逐渐增加的。
好的紫砂款识应具备五个方面:首先,大小要适宜,不论作品大小,都应选用合适大小的印章;其次,形式要善择,可以选择正方形、半通形等各种不同的形式;第三,将品质较好的小型作品中使用大型宝石或金属物品作为装饰效果更佳,因为这会使得作品更加显眼和吸引人注意。
此外,一些制作工艺师还会在壶底部或者盖内添加一些特殊设计,这样的做法既可以起到装饰作用,也可以增强整体美感。在制作时,要考虑到风格协调,使每个部分都能够自然融入整体,并且能够反映出工匠的手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