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紫砂壶国家级工艺师的秘密武器揭秘制作紫砂壶必备工具之旅
在宜兴的紫砂之家,国家级工艺师潘国良先生对制作紫砂壶的工具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一个好的紫砂壶,不仅要依靠艺术家的巧手,还需要一系列精密的工具。”这些工具经过了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经济实用的成型工艺体系。
首先是搭子,这是一种打泥条、片子和捶嘴的主要工具。搭子的材料通常是榉树、檀树或枣树,用材要干燥,并需避免与铁器接触。此外,拍子用于打身筒、拍片子和拍口,是红木制成,以28CM为总长,宽10CM。拍子的厚度根据材质而定,一般为3mm至4mm。
接着是尖刀,它们用于琢嘴把、琢钮以及转足等细节工作。尖刀可由普钢、铜或不锈钢制成,有多种形状和用途,每一种都有其特殊之处。刀则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从切割到修饰,都不可或缺。
矩车则专门用于划圆片子和开口,它由车柄、中间钉、中间销钉及站人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其具体规格要求,如车柄长20CM,宽1.5CM、高0.5CM;站人总高8.5CM,宽1.3CM,而眼长2.4-2.2MM,宽0.55CM。
线梗是一种用于勒光各种装饰线条的小巧工具,有牛角的、铁的乃至塑料或者竹子的形式,其磨制方式也因不同的装饰线条而异。而明针,即牛角片,则用于作品表面精加工,对于清水浸泡后使用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还有矩底(垫底)、泥扦尺、三种勒只(勾只、二勾只、三勾只)以及竹拍子等多种各具特色的工具。在这些工具中,每一种都承担着不同但又不可替代的地位,无一不是对完美紫砂壶完成所必需的一环。
最后,还有一些辅助性的小物件,如挖嘴刀(用来挖嘴洞),铜管(钻洞眼),独个(圆眼或圆嘴),以及水笔帚等。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且繁复的紫砂壶制作系统,让每一次创作成为一段故事,一次探索,也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份传统技艺背后的智慧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