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探秘中国美院校考阅卷现场解密
3月19日上午,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本科招生考试最后一轮阅卷在杭州转塊象山校区两个体育馆阅卷点同时进行,并对媒体开放。阅卷现场,成千上万张画整齐排列在不同的分值区域内,场面壮观。一张试卷的通关之路充满了挑战,而36位评委老师的火眼金睛将会是每一份试卷的最终判定者。
今年,中国美术学院计划录取本科生1621名(含面向浙江省招收“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本科生115名),全国杭州、郑州、成都、深圳等4个考点共有约7.8万人次报考,考录比例近50:1。按每位考生的三门考试科目来计算,这意味着共计有约23万张试卷要批阅。一张试卷,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拿到最终分数,可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与往年相比,今年考卷总体水平稳中有升,考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所提升。这一点得到了主评委刘正先生的认可,本次本科考试阅卷工作共组织150余位专家评委,每份试卷在为期15天的三轮阅票中经由20余位评委老师进行阅票评分,其中高分券的产生,更是要经历多达36位评委老师的严格审查。
一张试卷漫长“通关”路经过三个大关:第一关,是第一轮初步打分;第二关,是第二轮复核细分;第三关,则是第三轮精细调整,最终确定每份试目的最终成绩。此外,此年的考试还引入了“复活赛制”与两档交叉复核机制,以确保公正性和公平性。
过去,“三轮背靠背”的评分机制被优化,从2015年开始,在第一轮初步打分后增加了一个“复活环节”。这个环节不仅给予60以下分数的一些机会重新争取,但也让60以上部分再次参与竞争,使整个过程更加激烈和公平。
过了第一关合格后才进入第二轮复核细部,一群新组合的人马会根据高、中、低标准对这些合格作坊再做细致筛选。他们通过交叉评价,每3人组成一个小组,他们需要互相审视彼此工作,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共同判断,让个人偏见尽可能减少形成共同标准。在最后阶段,即第四波阅读,还有一群督导团队成员加入,对每个作品进行一次最后确认和监督,以确保所有决策都是基于客观事实而非主观情感或偏好影响。
对于这场艺术盛宴来说,每一步骤都必须小心翼翼地处理,因为这关系到千百名学生未来的命运。而对于那些愿意投身于艺术世界的人们来说,这种挑战也是它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无论结果如何,都能锻炼出坚韧不拔的心灵力量。而对于那些幸运能够成功晋级的小伙伴们来说,它们无疑是一次宝贵的大好时光,一段难忘的情愫留存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