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书画市场蓄势跃起艺术在自然景观中绽放
在岭南地区,书画市场的热潮正在逐渐蓄势而起。尽管“岭南画派”作为中国近现代六大画派之一,其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这一地区的艺术家们正努力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中国画派市场格局的分析研究报告》显示,从2008年开始,各个画派的拍卖市场规模出现了显著差距。京津、海上和浙江等地的艺术家们在拍卖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而金陵、长安和岭南等区域则处于弱势。2010年的数据更是如此,“岭南画派”的拍卖市场份额仅为“京津画派”的1/12、“浙江画派”的1/11、“海上画派”的1/10。而其交易总额也远不及其他三大地域。
高奇峰以22.4万元每平尺的价格指数名列“岭南画派”,但这只是“金陵畫”傅抱石作品价格的一小部分。而黎雄才,在该地区被认为最火热,其成交金额为2.64亿元,却还不到“京津畫”齐白石作品成交金额的一半。“山村跃进图”,关山月1958年的杰作,以3584万元成交价记录,但这还不足以匹敌张大千《嘉耦图》的四分之一。
然而,“岭南畫”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其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地理局限性。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岭南畫”主要集中在广东进行拍卖,而在其他地方举行的活动中很少能看到它的人气。这一点可以从2005年至2006年间发生的情况中看出,那时虽然有一些积极变化,但行情仍然基本保持在地域范围内。此外,即使是在某些特定时期,如赵少昂《松花月影图》创下最高价纪录,也主要集中在广州艺拍平台上。
截至到2006年底,对于高剑父、高奇峰、关山月、黎雄才以及赵少昂等人的前十件佳作,其中有八件来自广州;对于关山月而言,有四件佳作来自广州;对于黎雄才来说,有六件佳作来自广州;对于赵少昂,则有七件佳作来自珠三角区域。这清楚地展示了该区域与其他地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域对艺术家的接受度不同,比如那些只在本地受欢迎的小型或二线艺术家,他们通常不会获得超越本土影响力的机会。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在最近两年的发展,“岭南畫”的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重要变革,一些名家的作品已经开始走出原有的地域限制,为这一传统美术形式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