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故事

三月三物品切割意远无定则

自古以来,茶与壶便是难分的好友,而紫砂壶则是这段友谊中的最为珍贵的伴侣。宜兴红茶和宜兴紫砂相得益彰,携手走过了五百多年的历史时光。宜兴紫砂以其独特的纯净天然文化内涵和精湛工艺,让所有爱茶的人都被深深吸引,文人更是倾心倾情。

明代名士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赞叹道:“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宜兴“五色富贵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其中张顺法就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名字。

张顺法并非出身于著名的制壶家族,但他父亲和祖父都是陶艺家,他从小就接受了丰富的陶艺熏陶。在19岁那年,他进入了宜兴紫砂工艺厂,并拜入紫砂大家李碧芳门下。这位恩师技艺全面,其作品运线流畅、寓意古朴、端庄清秀,从而为张顺法打下坚实基础。

张顺法从恩师那里学到了创作必须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不能拘泥于生活素材,这个理念成为他三十多年研习之路上的指导思想。他的一些作品,如“六方牛盖壶”、“浪击壶”、“云肩如意壶”、“二泉壶”,甚至“茗香壶”,先后获得各项大奖,在港台地区享有盛誉。

作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张顺法对于自己的要求极为严格,一年只创作两件作品,以保证每件作品都达到完美标准。他认为好的紫砂艺术需要三个要素:精致细腻(精)、气质本质(气)、神韵意会(神)。只有这些要素融合起来才能算得上是一件真正完美之作。

他的创作过程包括构思、设计图纸、制作实样、烧制观察以及泡茶检测。每一步都需要不断修改和提炼,最终才能定型。他注重大小、方圆之间形体变化,以及布局上的呼应虚实开合变化,使得每一把壶都具有统一多样的形式美。

在今天这个浮躁社会里,当许多人追求眼前利益时,张顺法却专注于静心刻苦,每次创造出对得起收藏者的品质。不断创新赋予作品深刻思想内涵,这是他的特点之一。比如他的“二泉 壸”,通过扁圆温润饱满且新颖别致的手感,以及倒水时双孔同时出水仿佛流淌出的泉水韵律,为人们呈现了一种独特视觉体验,该作品荣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是对他艺术创作最好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