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故事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首页揭秘校考阅卷现场的艺术密码

3月19日,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本科招生考试最后一轮阅卷在杭州转塊象山校区两个体育馆同时进行,媒体也被允许进入现场。场面上排列着成千上万张画作,每一张试卷都经过36位评委老师的精心评分。今年,学校计划录取1621名本科生,其中包括115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本科生,全中国共有7.8万人次参加了考试,对于每个考生的三门科目试卷,一共有23万份需要批阅。

每张试卷要经历五关斩六将才能获得最终分数,这是一个极其严格的过程。首先是第一轮评卷,将试卷分为及格和不及格;第二轮对及格试卷进行细分为A、B、C、D四档;第三轮由更多的专家再次审查,最终确定每份试卷的得分。此外,还有一项复活赛制和两档交叉复核机制,以确保公正性。

对于那些被判定为60分以下的试卷,有机会通过“待升卷”的环节再次争取高分。而那些被宣告“死刑”的试卷,也可能因为后来的复评而得到重新考虑。这整个过程中,每个小组由三个不同的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他们会从不同角度来判断同一组試験答題,从而减少个人偏见形成共同标准。

最后一个阶段,由督导组成员挑选出要升档或降档的画作,最终决定每张考生的得分。这是一个艰苦但必要的步骤,因为每一张考题都关系到一个学生未来的前途。

为了保证这一切工作的公平性,所有参与阅览工作的人员必须签署保密协议,不论是评委还是工作人员,都不得有任何与艺考相关的情况。在这个闭塞世界里,没有任何个人信息,只能通过扫描条形码来调出学生详细信息,而指纹则用以防止潜在的问题,如未来入学时如果出现疑问,可以通过比对解决问题。

设计学类色彩题目要求使用冷色调创作,但有些画作却改成了暖色调,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扣分。而国画专业则要求根据诗句创作作品,比如春天,却有人把它改成了秋天,这样的失误也会影响成绩。不过整体来说,今年考生的水平相比去年有所提高,他们在基本功上的修养更是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