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升星座引领物品文切意远法无定则
自古以来,茶与壶便是难分的好友,而紫砂壶则是这段友谊中的最为珍贵的伴侣。宜兴红茶和宜兴紫砂相得益彰,携手走过了五百多年的历史时光。宜兴紫砂,以其独特的纯净天然文化内涵和精湛工艺,赢得了无数爱茶者的赞赏和文人墨客的心头好。它的价值不仅仅是金玉能比拟,更胜于那金玉。
历代名师辈出,在宜兴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高超技艺的人才,如今,这门艺术已日趋完美,臻美至极。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长大,张顺法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陶艺的熏陶。他19岁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与著名紫砂大家李碧芳同行,一步步走上了成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的道路。
恩师李碧芳对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指导,她所制壶运线流畅,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古朴、端庄清秀的情感与意境。张顺法从恩师那里学会了一条重要原则:创作必须来源于生活,但不能被生活局限,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充满深远意义。
经过三十多年的刻苦研习,他的一系列作品如“六方牛盖壶”、“浪击壶”、“云肩如意壶”、“二泉壶”和“茗香壶”,先后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得荣誉,并受到港台等地区收藏家的青睐。这一切成就,让他的名字在世界上响起共鸣。
张顺法认为好的紫砂艺术应该具备三个要素:精、气、神,其中精指的是工艺上的细腻;气即气质,是一种本质上的美;神则是一种韵味,使人意会到其中之美。他追求的是一种解读整齐律动,有理有序,又强调个性融于共性,以达到整体之美。
成功创作需要抽象,从具象中提炼,再次回到具象,不拘泥于表面,还要新颖独特,同时展现出平朴高远,这正是紫砂艺术不可言传的地方。他的创作经历五个阶段,从构思到实样再到烧制,最终是在泡茶过程中的检测与调整,每一步都需不断修改直至完善。
形态丰富且各异,如同京剧、书画一样具有中国特色,它既严谨又充满审美趣味。在点线面的布局上,他注重大小、方圆之间变化,以及虚实开合间呼应,为每一件作品赋予深刻思想内涵,这也是他最显著特色之一。而《二泉壶》就是这一特色鲜明体现的一例,该壶以扁圆温润饱满闻称,其两孔同时出水,如同两股泉水汇成一股,无偏差,让人惊叹不已,此乃对其艺术水平最高认可——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此外,《茗香壶》也曾荣获殊荣,对他来说这是对自己工作最好的肯定。
最后,当有人问及何为真正优秀的手工制作品时,他们或许会回答:“任何手工制作品,无论其形式如何,都应当让我们心生敬佩,让我们能够沉醉其中。”这样的情感,是不是正映射出了张顺法对于自己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