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资讯

释迦摩尼苦行像骨瘦嶙峋的修行者

他脸颊消瘦,身体瘦骨如骷髅,脖项的筋腱和喉头、锁骨等都刻划得极富写实,看起来十分震撼。这种形象称为释迦菩萨苦行像,也称为饿佛。

在佛教艺术中,许多佛像和菩萨像都具有沉思冥想的神态,具有超越现实生活中凡人形象,佛陀的《三十二好》特征美化和夸大,无比殊胜,但在丝路石窟的遗存中,可以见到释迦牟尼成佛前的另外一种造像样式,他脸颊消瘦,身体瘦骨如骷髅,脖项的筋腱和喉头、锁骨等都刻划得极富写实,看起来十分震撼。这种形象称为释迦菩萨苦行像,也称为饿佛。

苦行释迦 3世纪 片岩 高83.8厘米 拉合尔博物馆藏

释迦成佛前,悉达多太子逾城出走,然后前往毗舍离城的跋伽仙苦行林,希望能够获得《解脱之道》,但是第二天即离去,师尊认为其所修《未断苦本, 以此因缘, 是故去耳》。他跟随着两位婆罗门高人阿罗茶·迎兰摩和郁陀罗巡·罗摩子修行,证得了《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的禅定境界。佛陀希望自己能通过禅定达到《正觉》,从而解决人类的生死苦恼。

苦行像 2-3世纪 大英博物馆藏

释迦逐渐的觉得,禅定的道法是无助于他实现最终理想。于是,他就独自去尼连禅河畔修习,并在摩揭陀国的前正觉山西南15里的优楼频罗村苦行林下苦行6年。未果,遂放弃苦行,并在尼连禅河边,一位牧女献给佛陀乳粥,佛陀开始有了力气。最后在菩提伽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经过七天七夜获得证悟。

释迦在苦行时,日食一麻一麦,身体经受了极大的痛苦,《瑞应本起经》五卷本曾记载,苦行修行的菩萨,形体肌骨枯腐。饿的苦行像用来概括在摩揭陀国尼连禅河附近苦行到降魔得道这一阶段的事迹。虽然释迦并没有因苦行获得作为自身目的的觉悟,但释迦的苦行像却成为佛教艺术中一种特殊的创作表现。

苦行释迦 3世纪 片岩 白沙瓦博物馆藏

悉达多太子为了探索觉悟的道路,尝试苦行。忍饥挨饿的菩萨,两臂枯瘦,肋骨显露,双目深陷,五官只剩下骨头,但仍然结跏跌坐,施禅定印。全神贯注的思索人世间的生死离苦。这种题材新奇,违背了那种酷爱和谐、宁静、安详与平衡之美的古典主义风格。无疑是矫饰主义艺术的开始,是古典主义家的高超、纯熟的技巧表现。

苦行释迦 3世纪 片岩 高30厘米 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藏

苦行释迦 3世纪 片岩 高30厘米 大都会博物馆藏

苦行的题材除了有单尊外还有以佛传故事浮雕表现的,主要与布施吉祥草、须阇多施乳糜等题材一起出现的浮雕,如大英博物馆藏的32606号高32.5厘米的苦行像,悉达多在树下结跏趺坐苦修,周围有天人出现,还有少女须阇多等人手托钵盂和水瓶供养 。《观佛三昧经》记载佛陀经过苦行后《形体羸瘠》,决定食女子奉上的乳糜,并在树下《诸天化作八万佛树师子之座》上。

苦行像 2世纪 大英博物馆藏

与佛像的表现样式不同,犍陀罗艺术菩萨的图像特征,更接近于印度本土的艺术。早期的佛像样式与古希腊罗马艺术的表现手法相似,而犍陀罗的菩萨,从五官特征到装饰等细节,都展现了独特的世俗味道。

苦行释迦 3世纪 秣菟罗博物馆藏

目前,释迦的苦行像主要出现在丝路沿线的石窟,雕像与壁画都有,雕塑主要是三佛或五佛并坐,壁画则多与降魔成道佛传故事出现。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都类似。

敦煌莫高窟第260窟 苦行像

甘肃永靖炳灵寺第169窟苦行像

甘肃永靖炳灵寺第169窟也有一座苦行像,这座造像属于西秦,应当算是年代最早的苦行像造像。在南壁下雕刻有五佛像,从左起第三尊为释迦的苦行像。佛像高发髻,圆脸,却面带微笑。身体骨骼清楚,尤其是胸腔骨骼的轮廓也刻画清楚,脖颈与上肢的肌肉清楚可见。消瘦的面型及肋骨极富写实性,身体骨瘦如柴的形象刻画的逼真。

克孜尔石窟第76窟 魔女

释迦苦形像在石窟壁画中也有表现。克孜尔石窟第76窟,主室右壁绘禅定苦行像,释迦结跏趺坐于中间,嶙嶙瘦骨,身旁刻画有妖娆的魔女、外道等。表现的是降魔成道与苦行的画面,《受胎经》、《观佛三昧经》中描述了佛陀曾坐阎浮树下,三十八日观树思惟,这其中魔王和魔女使出各种方法干扰佛陀,但佛陀并不为其所动,并使用法力使他们得到觉悟。降魔与苦行相结合,一方面展现释迦牟尼的枯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满艳丽的魔女,视觉冲击力很强。

克孜尔石窟第17窟苦行菩萨

克孜尔第17窟主室券顶东侧壁菱形格本生故事中的苦行像。释迦头戴宝冠,类似三珠样式,双眼低垂,眉间有白毫。背后是披帛,从双臂绕开,彩绘蓝色,下身着裙,赤裸上身,双手持禅定印,结跏趺坐。背后的圆形头光与身光。全身刻画出清晰的胸腔与四肢的骨骼,表现释迦苦行的枯瘦的形象。

苦行像以高度写实的手法来表现释迦为成道的坚忍苦拔精神,在西北石窟出现的苦行佛像,应当具有禅观修行的作用。东晋天竺佛陀跋陀罗译《观佛三昧海经·序观地品》中记有《佛告父王,若有众生,欲观佛者、欲知佛生时相者、欲知佛纳妃时者、欲知佛出家时者、欲知佛苦行时者……》的,可知苦行时,观看苦行像即为修行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