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资讯

国际化视野下非营利艺术空间的新思维

2017年中,在台北天母忠诚路、德行东路口上一栋约二十年建筑上的顶层八楼及其天台,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地标「8楼艺术空间」。此处位于两大路口建筑之顶楼,有着当今国内艺文空间中极为少见优良而宽阔惬意的视野;也由于位处天母这具有些许老式异国情调的地理位置,有别于其他市区的艺文空间,多出一种悠闲放松的混种文化氛围。

不同于多数国内传统艺术人相对保守的作风,个性外向自信、拥有积极但谦和的社交能力,具备流利英、法、中、台语的多国语言优势,李佩姒以其横跨数大洲的艺术教育背景与宏观的国际视野,俨然以一姐姿态活跃于八零、九零后之策展人、艺术家与其他艺术专业人士圈中。在VT Art Salon非常庙艺文空间、伊通公园等国内重要艺术家发展活动的基地都陆续成熟、历经十多年以上的断层后,是否能够期待8楼艺术空间接下这样一个世代链接的重责大任呢?


照片第一排中为8楼艺术空间创办人李佩姒。图/李佩姒提供

简介:

李佩姒

8楼艺术空间创办人

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Art, London, UK)织品设计

曾于法国巴黎天主教学院(ILCF, Institut Catholique de Paris)进修法文与艺术史、美国纽约帕森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参与室内设计课程。

展览相关工作:

2015年1月、9月之《PopUp灵光乍现-当代艺术展》策划与独立策展人

现职为英文中国邮报(China Post)艺文记者。

(以下访谈内容经受访谈人同意后刊登)

一、请问Pessy是否可以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妳自己求学的历程?

李:我在小时候就被父母亲送去加拿大,念到高中毕业后去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念织品设计。念完之后觉得不太够,后来先后去了法国巴黎天主教学院选读法文与艺术史,和美国纽约帕森设计学院进修室内设计课程。

二、求学期间觉得这几个地方各给妳带来什么样的不同的收获呢?

李:我和的朋友们聊过,我觉得英国大学教育的方法和亚洲大部分学校教育的方式很不一样,在亚洲的学校大部分比较着重在教学的结果。但在伦敦大学期间,教授们对于学生的启蒙着重在「过程的探索」,也就是启发学生如何从无到有,建构起自己的一套体系,找资料、搜寻的脉络才是重点。尤其念设计这一块,用多元视角去看事情可以让人用不同方式去观察或理解事物本质,不管以后毕业是不是走这行,都会有能力生存下去。因此,过程才是目的,当场学习的结果他们不怎么重视。

在英国因为觉得光念设计不太够,希望能接触欧陆传统的艺术领域,所以去了法国。在法国生活期间,我是跟修女住在一起,那边最大的特色是,艺术很自然地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用特别去强调。因为本来就存在于那边人的生活当中,没有被特别区分出来。后来觉得纽约还是世界上艺术文化最丰富的地方,所以又去了帕森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进修室内设计课程。那边的课程就跟欧洲很不一样,很讲究实用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校教你如何将空间的可塑性发挥到最极致,而这套延伸性的方法,后来启蒙了我对于策展的一套想法。

三、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创办出这样一个艺术空间?

李:我有一次去义大利米兰,在当地朋友的介绍下,意外参访到一个很特别的展览空间,叫做Orlandi Gallery,创办人叫做Rossana Orlandi,是位很敢表现自己、有独特品味、很有魅力和有趣的女士。这个地方虽然号称是画廊(gallery),但你上网google看一下就知道,其实更像个住家花园,里面根本就是完全天马行空,有很多很神奇新鲜的东西,给人一种思想上完全解放、没有任何限制(no boundaries)的感觉。我看到之后真的觉得太感动了,觉得怎么会有这么有精神性和生命力的地方,就决心在回之后也要搞一个这样的空间。但回来和朋友们一起找了很久,不是太贵就是空间本身不理想,后来在因缘际会下,刚好有一个长辈亲戚有个储藏室空出来,就决定跟他们商借,于是8楼艺术空间就这样来了。


Orlandi Gallery展览空间,左为创办人Rossana Orlandi。图/李佩姒提供


Orlandi Gallery展览空间一景。图/李佩姒提供

四、您专业领域和有兴趣的领域是哪些?期望这个空间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李:说专业我当之有愧啦!不过我想我真的花了不少时间到处跑、到处看,眼界和想法前卫方面可能有点小优势。在2015年,我曾经受朋友之托,以策展人身分策划并执行了两档小型展览:《PopUp灵光乍现-当代艺术展》。你问我是什么大展览也真的不是,不过当时从规划到执行期间,我对于策展的实际操作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不是说摆摆东西、打打电话联络,或是照着艺术家或主办单位要求做一些打杂的事情,而要设法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呈现出展览内容的丰富性与社会性;展览透过一位策展人来做一个主观上的重新诠释,而我要做的是要将一种理想中人、作品和空间等作为素材,构筑出一种理解与观看上的和谐感,这些就是我觉得我有能力且很有兴趣做下去的地方。当时最原始的想法,其实是希望这样一个展览有其延伸性,会进化,从1.0、2.0、3.0这样一直下去,因此8楼艺术空间就是基于这样一个的目的而产生,有点朝永续经营的味道。


空间中艺术家创作一景。图/李佩姒提供

五、8楼艺术空间曾经办过什么样的活动?未来在展览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划?

李:2017年曾经举办过德国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回顾之旅讲座,以及德国「敏斯特雕塑计画展」(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观察分享会,两场都很热络,来参加的朋友们反应都很好,也因此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大家对于这样一个新空间也很捧场,我觉得很欣慰也很感谢。


艺术家参与活动讨论场景。图/李佩姒提供

我想这个空间是朝着美学或是艺术生活化推广这样一个理念去逐步办进行,借助多样性活动活络艺术家、艺术爱好者、艺术专业人士等这些人间更紧密、更深入的互动来结合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逐渐形成一个美学知识交流的环境。今后会频繁地举办多元的讲座、心得分享会,或是设计或艺术创作的展览。理想中的状态会是在一天之中,从艺术家或设计师讲座延伸出艺术家作品展出、艺术家自己导览、剧场式分享会或展演、相关电影欣赏、美式聚会party那样一条龙、一系列的整天行程,就是要达到参与朋友间充分交流的目的。


参访者讨论情景。图/李佩姒提供

六、经济大环境已经停滞许久,您怎么看待这几年国内艺术领域的现况与发展?和您所了解的国外状况有何不同?

李:在国外,艺术被认定是文化的重要根基,也很自然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像国内把艺术当成某个阶层或是某种特权阶级的娱乐,变成「奢侈品化」。虽然不是全部,但在多数西方文明国家百姓的眼中,在「艺术」中生活成为一种「习惯性」、「理所当然」,和「艺术品」是不同的,不被视为一种特定商品,和是不是花钱去买一点关系也没有。例如我看了很有感触的卡塞尔文件展,德国人的文化中对于物件和脉络本来就很重视,文件的保存和整理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且整理的有条不紊,文件作为证据,将事情脉络都交代很清楚,就很具说服力。的文化根基不够深,做事也不够严谨,自然文件展这类的也很难办那么好。另外,如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会都有很多观光客,国家自然也有能力也愿意投入资源,在办什么展览就很难号召那么多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此,我也只能在我能力范围内,看看能做到那些改变,希望能一步一步好好做下去。


「8楼艺术空间」天台位置往下眺望景观。图/李佩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