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资讯

在制备陶瓷的主要原料中难道没有人尝试将东洋振染艺术融入到刷花瓷的过程中吗

刷花是用特别的瓷用刷笔、颜料和铜丝网,通过反复涂刷,漏下的颜料附着在瓷器或坯胎上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陶瓷装饰方法。这种技艺源自清末时期从日本传入中国,被称为筛色瓷。

这门技艺受到了西方搪瓷喷洒画启发,并结合了中国民间丝网印刷工艺和剪纸艺术形成。一个名叫张筱耕的美术师,在日本求学期间发现了这一技术。张筱耕回国后,他曾尝试将其应用于陶器,但最初并未成功。他后来在江西鄱阳陶业学校任教期间,对这一技艺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将从日本带回的一些折枝花鸟画图谱移植到陶器上,并经过多次努力,最终成功。他还向学生们教授了这一技术,其中一位名叫冯完白的学生毕业后,将这项技术传播到了景德镇。

用于操作的是笔刷、小刀、镊子或小钳子,以及制作的小型铜丝网筛。在操作过程中,将事先设计好的图稿贴到陶器或坯胎上,再干燥,用锋利的小刀刻出图案,然后逐渐剔出有纹样的地方。这一步骤会使得部分区域呈现空白状态。接下来,用蘸有颜色的笔隔着铜丝网来施放,这样小颗粒物就会附着在陶器表面。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轻重缓急以及高低俯平的手法实现虚实效果,就像中国画中的“墨分五色”。

最终,在施好的颜色层面上使用料笔勾勒细节,再经电炉或窑炉烧制,便可创造出色泽鲜明且别具一格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也非常适合作为装饰品。在艺术表现方面,它能够以浓淡相间、柔和自然的情感连接不同颜色的过渡,使得整体效果既精致又均匀,不同于任何其他工艺手段所能达到的水平。

此外,这门技艺也讲究点与线结合、色块与色阶交汇以及形似与情感融合。而且,它既简洁又富有表现力,就像是没骨画那样空灵,又像随类赋彩那样生动自然。

至今为止,尽管有些简单化,但是程大有的作品尤其突出,他开创了一种薄刷法表现技巧,同时采用釉下人物描绘技巧,为这个领域增添了新的活力。不论是在人物线条上的平整与流畅,或是内心气质与外貌形象,都展现出了极高的人文关怀及审美追求,其成就被誉为无前代之作,是现代陶艺界的一绝。

解放之后,这门技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承,有著名艺术家如程斌、杨子敬等,他们都因自己的杰作获得国家级奖项,并运用于日常生活用品乃至更高端艺术品生产中。此外,一批新一代中青年艺术家,如喻冬华、宁勤征等,也继承并创新这一宝贵遗产,他们创作出的许多作品都赢得了国内外赞誉,如《百荷图》、《荷塘月色》等皆获殊荣,并被选送展示给世界各地友好国家游览观赏,让更多人见证并欣赏这门古老而独特的手工艺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