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顶级瓷器排名探究柴窑烧造难点
探究柴窑烧造难点:世界顶级瓷器排名
政府明令禁烧柴窑,没有松柴供应;一窑下来,烧掉近2000斤松柴,成本相当高;烧一次窑要有一整套经验丰富的班子集体协作,特别是把桩师傅,没几十年成功经验是不行的,决不是凑合几个人就行的,如果没有专门的资金保证和目的,谁也不敢轻易动火。
揭秘柴窑烧制与现代方式烧制的内在区别?景德镇柴窑因烧松柴得名,也称镇窑。在过去,砌造技术完全由家族行帮垄断,师傅言传身教,密不外传。每次烧窑前,必须请挛窑户专门检修,外人无法操作。一座窑使用60-80次必须重建。每烧1公斤瓷器需松柴2-3公斤,大型蛋型窑一次可烧10-15吨日用瓷器,可需松柴25-40吨,小型木炭炉需要更高比例,更高成本。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当景德镇在50年代末期改用煤、油时发现祖祖辈辈使用的配釉已经不适应了,因为高温下釉面阴黄、沉碳、烟熏的问题出现了。古老石灰釉已经不能用了,只能改革成长石釉,又叫5311釉。这揭示燃料改进后温度曲线和物质元素变化。
古代釉水里面的天然着色氧化物含量高,在部分胎釉接合处产生一线红色的现象,这是一种特征。在古代老柴窑环境中,那些着色氧化物是不用担心的,而老式炙烤可以灭掉它危害性的同时造出白里泛青玉质效果,这一点巧夺天工。
现代那些做仿品的人如果按古代配法进行,他必须得拿真实材料去燒,用其他燃料他燒不出来,即便是计算机控制也最多解决个“粘度”问题。但是这就是所谓的手工艺品魅力所在,有时候意外发生的一些精彩效果也是其中美好的地方。
总之,将这些技艺融入到一个完整体系中,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对于这种手工艺产品来说,其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表现,它承载了无数历史故事和文化符号,是我们了解过去文化的一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