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加工生产厂家精美工艺仰韶文化博物馆馆藏陶器欣赏之二
仰韶文化的辉煌:探索50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明
在遥远的过去,距今约5000到7000年间,中国新石器时代迎来了仰韶文化,这是一种以彩陶为代表的独特文明。其名称源自1921年的发掘历史,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的一次考古挖掘中首次被发现,从此,被尊称为仰韶文化。这一时期,其主要分布区域包括黄河中下游及以豫三省(河南、山西和陕西)为核心的地带。它不仅影响了周边地区,还扩展至东部河北中部、南至汉水流域和西至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带。
从1921年初次发现到2000年止,全国共统计出超过五千二百个仰韶文化遗址,它们散布于华山之巅,以豫东、甘肃青海等地为中心,并且跨越了内蒙古长城线以南江汉一线,最显著的是关中的陕西省与延安地区,其中尤其是耀县石柱塬遗址,是目前所知面积最广阔的一处遗址,其规模达到了惊人的300万平方米。
关于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先秦文献记载中的传说来窥见夏、商、周各朝帝王都城范围内的汉族先民生活情景。他们大多居住在黄河流域,从泰山到陇山之间,这片地域承载着他们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在这里,他们留下了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些都是后来的汉族远古先民留下的深厚遗产。
位于洛阳市西80公里处渑池县东北的小小村庄——仰韶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吸引着无数学者前来研究。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崤山脉上的高峰,即“ 韶 山”,峰峦交错,绿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这也许正是该村得名之由来。而1961年,当国家政府公布仰韯遺址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一段珍贵而重要的人类历史又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