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资讯

大师鉴壶反复探讨顾老经验谈十大石瓢壶的精髓之处紫砂之家细数

紫砂壶的鉴别,非凡手艺者莫敢为也。顾老精心总结“36招真伪鉴定”,至今传颂不衰。

今天,让我们一同探究其奥秘!

1.首先须识辨艺人手法,一技之长;二是泥色考察;三则图案细查,仿古品往往有独特款式。

2.明代紫砂无图章,名匠自题。

3.清初壶眼大而简洁,与民间茶饮习惯相呼应。

4.乾隆时期器物表面纹饰微凸,是艺术家慢工细作,以笔画成形,再加以润色。

5.陈鸣远生于康熙,逝于乾隆,其技艺高超。

6.包金漆器物出现在乾隆之后,为后世风尚所推崇。

7.凸雕瓜果壶体属于乾隆时代特色之一。

8.胎描金竹节壶,则为太平天国时期的产物之一。

9 紫砂原料源自岩层深处泥土,有“泥中之泥”之说。胎色的比例决定了整体美观与价值性质。

10.20-30年代上海仿制紫砂产品未落款,是现代收藏家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11南京、扬州、上海各有一件彬文真品,其风格与泥色均相同,可见明代紫砂壶气派宏伟,胎度粗犷。

12道光“行有恒堂”款梅花诗句壶,为假货。此类底款误导,如蒋贞祥造,不符道光年份。

13陈曼生刻诗多用篆书“阿曼陀室”,但未见写下“陈曼生制”,需谨慎对待此点。

14古人制作时字头对头流字尾对着柄,这种文字排版方式显示了当时的艺术水准和文化背景。

15宣统元年正月元日款小红沙壶为珍贵真品。大生与迪恩兄弟关系密切,都从事陶瓷艺术创作。

16嘉庆四年红沙小扁壶可靠确认为古董佳品。松鹤轩名称来源于上海商铺,而刻字人若水号称姚寿铨,有助于确定作品时间和作者身份。

17黄玉麟树根式青花片瓦盏实属稀少珍贵。在阳羡邵友兰制带屉诗句紫砂大碗中,可以看出清道光年的精妙工艺巧思。禅墩·北斗七星·瑢光 青段

18邵元祥系明末清初人物,此次生产的大型扁方壶具有明代风格,但文字后来添写,“适园主人”身份仍存疑问。而杨彭年描金山水青花白釉大圆足瓶则在嘉庆、道光期间形成,并且保持了较好的标准胎色及技术水平,被认为是杨彭年典型代表作品之一。这一切都展示了他在紫砂艺术中的卓越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