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十大世界文化遗产之冠芜湖第四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绽放荣光评奖结果如同春日的花朵一一盛开
中国·芜湖第四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评奖结果
在安徽芜湖的美丽景致中,2014年11月22日,“人文·生态”为主题的中国·芜湖第四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隆重举行。作为此次盛会的高光时刻,大赛组委会在开幕式前对获奖作品进行了精心挑选和颁发。
经过严格、认真的评审过程,本次大展共授予35项荣誉,其中包括1金奖、2银奖、3铜奖、3评委推荐作品以及9个特别荣誉奖和17个优秀作品。清华大学研二学生黄齐成以其杰出的创作《乐山乐水》获得了金奖,这一作品巧妙地融合了传统山水画元素与现代艺术风格,让观者体验到了中国文化深厚的人文情怀。
另外,宿志鹏的《翻制的文明》及乔治·米奇的《碎片》两件雕塑作品因其独特之处而获得银奖;董书兵的《沉》、梁佳超的《新语系列—其一》及爱珍萨·佩德娃的《风的变化史》三件雕塑则因为它们卓越的情感表达和创新技法而赢得铜獎。
本次活动延续了上届的大规模征集模式,从今年1月20日开始面向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共收到581名艺术家的2205件雕塑方案,最终筛选出35件入围展示。在富有当代思想并且紧密结合芜湖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地方,这些获胜者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当前芜湖市发展中的文化精神面貌。
为了将更多优质艺术品带入生活,芜湖市政府计划利用这个国际性平台,与中国美院等机构深化合作,并制定“百年雕塑”规划,将来推动城市建设成为“雕塑园林城市”,让人们从公园走向街道,从街区走进家庭生活中享受艺术之美。曾成钢会长表示,在未来城市竞争将不再仅仅是土地或资金资源,而是关于发展模式创新,以及提升城市品质与环境质量。而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正逐渐成为连接社会成员之间的心灵交流媒介,为现代都市提供一个更加适宜居住和工作的地方。
通过欣赏这些获准展示于世的大师级别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老历史背后的故事,还能触摸到人类智慧所创造出的生命力满溢的地球诗篇。同时,它们还激发着我们对于现实世界更深层次思考,同时也鼓励我们去探索那些隐藏在每一个角落的小小宇宙——我们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