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展览现场揭秘中国美院校考阅卷的神秘世界
3月19日上午,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本科招生考试最后一轮阅卷在杭州转塊象山校区两个体育馆阅卷点同时进行,并对媒体开放。阅卷现场,成千上万张画整齐排列在不同的分值区域内,场面壮观。
一张试卷的漫长“通关”路有三大关要过:第一关:第一轮评卷将分出及格与不及格两大部分试卷;第二关:第二轮将及格档试卷细分为A、B、C、D四档;第三关:第三轮再组织评委老师及督导组对每一档的每份试卷进行细评再确定最终分数。此外,今年延续“复活赛制”与两档交叉复核的评分机制,并邀请校外专业教授共同参与阅卷,确保评分公正、公平。
在往年“三轮背靠背”的评分机制基础上,从2015年开始,中国美院在第一轮初评增加了一个“复活”环节。往年,这一轮会将试卷分为60分以上和60分以下两档。60分以上的试卷会进入“复评分档”,并由评定组进行划定归档。而有了“复活”环节,60分以下的试卷除了被细化审查外,还从对方60%以下的未通过部分中挑选出10%接近于通过线条目的作为待升级体验机会。这意味着有一些原本判决为失败但又能打个翻身仗。
过了第一关合格后的试票才有资格进入第二次重审过程,与初审人员完全是不同的人员,他们要按高、中、低三个等级给这些合格票纸重新分类。一组由不同专业背景构成的大师,每人都从自己的专长角度来判断同一组图纸,以尽量减少个人偏见,最终形成共识标准。
最后,一张考题上的静物默写要求学生用冷色调创作彩色作品,而这张画得很好,但改变了原有的构图,没有符合题目要求,所以可能是考生把自己习惯性的方法套进去了,不太符合题目规定。如果没有符合题意,就会根据情况酌情扣除几十分。
国画专业中的国画初步评价委员之一田源教授指着其中几张图纸说:“基本功比较扎实且知识面较全的作品就显得更好。你看这幅结构如何?”他还解释说这个题目虽然可供发挥空间广阔,但也必须抓住关键点,比如春天的话,要体现出来,不然就会影响成绩。但这样的例子并不多。“我们主要还是看考生的基本功修养,一般来说学生们文学素养都会有一定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