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文人茶器之美也法无定则
紫砂壶,文人茶器之美也。宜兴红茶和紫砂相得益彰,携手从明朝一路走来已经五百多个年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宜兴紫砂以其特有的纯净天然的文化内涵和工艺形象,让所有爱茶人折服,文人倾倒。它价同金玉,又胜过金玉。
张顺法是宜兴紫砂技艺中的至为优秀的一位。他19岁那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拜紫砂大家李碧芳为师,从而踏上了紫砂艺术之路。恩师李碧芳的悉心教导,为他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张顺法创作过程包括了五个阶段:首先是构思,在头脑里不断对创作设想进行否定和完善,然后将想法付诸图纸,在纸上用线条予以表达。接着制作一个小的实样壶,从平面的图纸转化为立体的表现。烧制完成,更要观察整体的形态,看自己的设计理念是否在形式上全部到位。此外,还必须考量容积、重量、壶把、合缝以及出水流畅等因素。在泡茶进行总体检测后,再次修改和提炼,最终才能定型。
张顺法深谙多样与统一是构成形式美的主要因素,所以极其注重大小、方圆和宽窄之间的形变化,以及布局上的呼应、虚实和开合变化。在他的看来,追求意境,也应符合茶道所追求的情境:“淡泊和平,超世脱俗”。他认为自己能做的是做好每一把壶,不断求精求进,让每一件作品对得起收藏的人,并经得起时间检验。
张顺法善于创新,将深刻思想内涵赋予作品,这是他壶艺创作最显著特色之一。他曾经有这样一个作品——“二泉壶”,就是他这一特色的唯美体现。这把壶在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荣获金奖,是对张顺法艺术创作最佳认定。
林语堂曾说过:捧着一把茶壶,可以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而对于那些热衷于眼前利益,而不愿静下心去苦功的人们来说,他们可能永远无法领略到这种宁静与满足感。而对于像张顺法这样的艺术家来说,他似乎陶醉其中,用自己的双手铸就了一种传承下去千年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