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蔡龙军资料解密新手难忘的划痕之谜
很多壶友抱怨新买的紫砂壶有划痕,颗粒感明显,摸起来有一种毛感,这是怎么回事?实际上,这些划痕并不是瑕疵,而是现代紫砂壶工艺中的一项特殊处理——整口工序的结果。
整口工序是一种为了确保壶盖与壶口密封性好而采取的手段。在烧制过程中,由于泥料和制作技术的差异,壶盖和壶口可能会因为收缩率不同而出现轻微变形。因此,在出窑前,如果严密通转,但烧制后可能无法完全严丝合缝,因此需要通过整口来解决这一问题。
整口包括打磨、抹泥重烧等步骤。打磨后的边缘平滑,再抹上同一种泥料,然后再次经过高温火候,使得最终产品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这一过程虽然可以达到目的,但也导致了在接近壶口位置的圈状划痕或颗粒感增加,以及一些细小的色差变化。
对于许多新手来说,这些划痕看起来不太完美,但实际上,它们只是暴露在外面的紫砂颗粒感觉,与泥料的粗细程度有关。如果使用的是普通紫泥或段泥,其颗粒较粗,则这些划痕会更加明显;而如果使用的是朱泥大红袍或者目数较高的紫泥,那么这类划痕就会相对不那么明显。
有些人认为整口破坏了一把优秀品质的紫砂壶,但是这种观点并不全面。一个合格的地道制作者必须同时掌握多方面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对各种类型材料以及它们如何反应于高温下的深刻理解才能做到无需进行整体修饰。而且,即使是历史上的著名龙窑老匠所制作出的那些古董级别的小青瓷器,也往往都不会有如此完美无瑕的情况,因为当时还没有现代化设备来帮助他们精准地控制每个部件之间关系,以至于让我们今天的人感到惊讶。
因此,不应该简单将这些额外工序视为缺陷,而应该认识到它们是一个必要步骤,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中的“密不漏水”标准,从而成为现代市场上普遍接受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