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送花

林天苗上海首场个人专题展览体统登陆上海外滩美术馆


嘉宾合影

2018年6月26日,上海外滩美术馆隆重迎来林天苗的上海首场个人专题展览“体·统”,由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艺术部三星资深策展人亚历山德拉·孟璐担任本展的顾问策展人,朱晓瑞担任助理策展人。艺术家视整个展览为一个特定场域的项目,展开四部分概念的探究:“个体意识”、“群体意识”、“公共意识”、“终极意识”,概念与楼层相呼应,依次从美术馆二楼展厅纵向延伸到六楼,为观者带来一场心理和感官上的“意识”之旅。作品涵盖她二十余年创作脉络中极具代表性的装置作品,以及艺术家自2017年起制作且从未向公众展出的数件玻璃材质的大型交互装置,届时,具有文献意义的手稿也将一并展出。


上海外滩美术馆艺术家林天苗个展 体·统 展览现场


上海外滩美术馆艺术家林天苗个展 体·统 展览现场

九十年代初,作为中国首批尝试装置和录像制作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不断尝试各种创作媒介,通过具有女性生活痕迹和符号意义的材料如针、棉、线、丝、布,将这些材料加工、缠绕、覆盖于日常物件上,透露着对日常生活和传统手工艺的关注和反思,以一种独到的想象力及视野形成了鲜明、敏感且细腻的个人风格。从早年的旧作《白日梦》、《嗨!!!》和《失与得》,观众都不难体会到艺术家注重材料和方法的选择,充斥着手作的质感与生活的温度。2017年,创作二十余年的她却突破一贯使用的传统媒介,选择广泛应用在现代领域需人工合成的玻璃材料,尝试前所未有的创作挑战。林天苗开始与上海玻璃博物馆合作,从最初掌握玻璃的特性,逐步研究工艺技术,提取“机械”运动等更具有社会化识别标志进行装置实验,寻找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点,介入到更丰富的层次和度的探索。正是由于材质、创作方法及视觉语言的转换往往是同步的,了解林天苗作品的观众,会因为其材质的转换获得一次全新的体验。


上海外滩美术馆艺术家林天苗个展 体·统 展览现场

展览名称“体·统”,概念原生于系统,从一系列的现代批判、理论及当代心理学出发,正如顾问策展人亚历山德拉·孟璐所说:“林天苗创建并提出'系统'和'体系'的检测,揭露和重新塑造自我在社会和技术现实变化中的运作方式。这些系统在物理上、精神上,甚至是诗意层面上都有一定作用,在她所涉足的所有工作中,是她的中心关注点,身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成为其思考和实验的内容,并贯穿于整个展览中。”

为本次展览设计制作的画册将会成为展览研究的延续,其中收录了研究文献、撰写文章及展览现场图,作为林天苗个展“体·统”总结性的文本,也为观众带来与展览不同的阅读路径。美术馆感谢亚历山德拉·孟璐、皮力、鲁明军和朱晓瑞为本出版物做出的特别贡献。同时,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动将在展览期间举办,以进一步探讨“体·统”下的相关话题。


上海外滩美术馆艺术家林天苗个展 体·统 展览现场

“意识”之旅

作为展览的开篇,二楼展厅中心是全新大型交互装置《反应》,观众需一人走入展厅中央,进入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白色“洞穴”空间装置,置身于艺术家创造的内部空间之中,开启一段私人化的体验和感知。他/她将手腕放置在感应器上5至10秒,感应器采集的脉搏跳动的频率,蓝色荧光液体会从螺旋盘下的玻璃管中缓慢滴落。短暂的时间内观者可视、可感、可听到自己的“血液”动感状态,这种探索是个体与机器之间一对一的反应,所蕴含的是“真我”与“假我”在设定环境中的彼此相遇,相遇也成为凝视和感知、了解、辨认和质疑自我的过程。与此一壁之隔,是林天苗创作于世纪之交的代表作《白日梦》,它却是由最常见的、便宜易得的白棉线为主。展览地面置有一个悬空的床垫,其上方放置一张与床垫等大的画布框,画布与床之间被无数根白棉线上下连接着,床垫表面的布被向上牵引,隆起的身体形状好似脱离空间。在光影交错下,棉线交织而隐约凸显的素描人形是艺术家自身的形象的解构,探讨形成自我身份的过程。强烈的视觉张力令人联想其制作过程中难以想象的大体量手工劳动。


上海外滩美术馆艺术家林天苗个展 体·统 展览现场

三楼的展厅将展出其新作《暖流》,与人们的群体意识、日常经验、生活方式有关,运用化学实验所使用尺寸各异的玻璃器皿,制作为一组组独一无二的结构,它们被连接于竖立于墙体内的大转盘上。其中,象征生命本体的粉红荧光液体,在彼此联通的玻璃仪器中进行“自转”,被社会、文化大型机械带动其反向“公转”,形成了宇宙“公转”与“自传”共构依存的关系。而另一件早期重要的影像装置作品《嗨!!!》则是完全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呈现方式。她用物理镜头投影一个巨型动态肖像,持续交替变动的高频及低频震动传递在棉线与图像之间,并伴随着彩色图像从女性肖像转为黑白的中性形象。在影像的变化过程中,声音从浑厚的贝斯声变为尖锐的高音,一种宏大到纤细敏感的体验,被视觉、声音同时释放出来。


上海外滩美术馆艺术家林天苗个展 体·统 展览现场

正如专门为此展览量身定制的大型装置《我的花园》将占据美术馆四楼的整个空间,借以“有真为假,作假为真”的公共意识概念,观众们被邀请去参观一个由玻璃器皿构成的“温室(花园)”,让人感觉沉浸在一种充斥着自然园艺、科学技术和大胆的艺术想象的壮观结构之中。这里的整个地面铺有柔软的粉色地毯,不同直径、高低的粉色花盆内直立着类似植物的玻璃管,玻璃管中喷流着各种透明的绿色液体。观众可以从玻璃管上印刷文字识别植物的名称,如“指甲花”(中文植物学名为“散沫花”,拉丁学名为Lawsoniainermis),有趣的是,当俗名再度被译成英文的时候,“指甲花”为“naildyeflower”,它们将再生为一种新的话语。而这一过程体现了俗名和“专业国际标准”之间的随意性和差异性。


上海外滩美术馆艺术家林天苗个展 体·统 展览现场


上海外滩美术馆艺术家林天苗个展 体·统 展览现场

五楼的《失与得》是本次展览的点题之作:从个体、群体、公共上升到终极“意识”的体现,艺术家提炼了骨骼与工具幽默的结合点,日常工具原本有它专属的功能和属性,当工具与身体骨骼“嫁接”后,其功能和属性被重组,似乎无意间将严肃的死亡问题不断地扩展和延伸,随即新的意识产生。当观众走到美术馆六层,结束即将的“意识”之旅,他/她将在中庭区域看到林天苗创作的手稿。无论是透视图、剖面图、还是平面图,每一份手稿都有着工程制图般的精确考量,每一份都反映的是艺术家创作思考的历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