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送花

在磁州窑艺术馆中怎样才能更深入地欣赏到昭君出塞图瓷枕中的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巧妙融合呢

元代的白地黑花“昭君出塞图”瓷枕,据说是以历代吟咏王昭君的诗歌为灵感,以及金代宫素然《明妃出塞图》和元杂剧《汉元帝哭昭君》、《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等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该瓷枕采用长方形设计,边框装饰五条直线间杂绳纹,画面上六人或骑马或骑骆驼前行,其情景充满了愁云惨淡与萧杀之气。其中一名胡人腰挎弓箭、肩扛旗帜,与身后的飞禽形成鲜明对比,如同鹰扬虎视之威。而这只飞禽若是大雁,便巧妙地衬托出了王昭君“落雁”的美誉。传说在出塞时,昭君弹奏琵琶抒发思乡之情,大雁闻声而下,为之倾倒。

第三位胡人手持琵琶侧身而行,他眼中充满了愿意让昭君开怀大笑,但昭君心中却想念着皇帝及其家国,一曲胡音更深化了她的思乡之情。她泪流满面,而侍女则怀抱着她曾在汉宫弹奏过的那把琵琶。最后一位胡人手持胡旌独自前行,不解为何即将成为本族妻子的女人会如此悲伤。

画面的构图得体,将天上的云朵和奔跑的犬群融入其中,使场面显得宏大而生动。大英博物馆也藏有一方相似的瓷枕,但磁州窑艺术馆珍藏的这方尤其珍贵。此物不仅反映了王昭君与匈奴之间亲人的故事,也寄寓了元代各民族的大融合以及汉族复兴的情感,展现了一种高远的情志立意。

此“昭君出塞图”瓷枕虽小,却蕴含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文历史价值,是千古一绝,无疑是一件文化遗产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