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四大壶型学者云集紫砂壶四大壶型艺人尽显
紫砂款识探究:从印记到艺术品
紫砂款识,源自明代正德年间的“树瘿壶”,是指在紫砂陶器上刻制作者或定制者的印记。它与古印陶相连,是印陶的延续,体现了古印陶与篆刻艺术的结合。
我们今天看到的紫砂款识,与古印陶有着相似的特点,与封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镌刻麻烦、玺印方便;镌刻字样不一致、玺印钤盖难以仿冒;玺印留下的“商标”效应,以及作为中国古文化传统艺术完善的一步。
紫砂款识与古代印陶不同,有其独特之处:首先,多为楷书风格,有晋唐遗意;其次,用字多为小篆和缪篆,从书法角度欣赏时,不及古印陶丰富清新;再者,章法规整、严饰,有一定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此外,紫砂款识所表达内容除制作者等信息外,还包括斋名、馆名、室名等闲章,以及商标款。这种变化与商品学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也反映了实用品转变为艺术品的标志性象征。
好的紫砂款识应具备适宜大小、高雅形式、恰当位置以及协调风格,并且制作精细,以符合作品风格。此外,用闲章需与作品寓意相合,而制作时需注意平整用力均匀,不可深浅不一,以达到金石味十足的效果。
最后,由于现代紫砂作者缺乏篆刻知识,因此在使用宝贵而稀少的传统技术时,要尽量请专业人士来完成这些重要工作,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达到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