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送花

唐代玛利亚多洛斯陶瓷工艺中的自然之珍

他曾经见过三彩烛台的珍贵,高29.8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12厘米。它上下分两部分,上盘小,下盘大,在中间承托着起弦圆柱和圈足外撇,上盘中心立着杯形烛座;通体施以蓝、黄、绿、白四色彩釉,而底部素胎无釉。他知道,这样的烛台早已在春秋时代便有使用的记载,如《楚辞》中的“室中之观多珍怪,兰高明烛华容备。”战国时期便有各式精制的铜烛台出现,而至三国、两晋时期,便出现了青瓷烛台,其造型颇为多样。这件唐代三彩烛台,它不仅实用古朴,而且施釉均匀,色彩深沉雅致,再加上在三彩中点缀以蓝色,更增添了器物的华贵韵致,是三彩器上的极品。

他还曾见过青釉凤首龙柄壶,那是一件艺术杰作。其高度为41.3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10.2厘米。壶盖与壶口融为一体,以凤头状设计,使得整体如同一只挺立的凤鸟。而壶柄则塑成蟠龙形态,与壶身相连,让人仿佛看到一个活生生的龙。在腹部,他采用塑贴技法装饰出主纹饰,其中包括6个联珠纹圆形开光,并内嵌手舞足蹈的力士,以及宝相花6朵。此外,还有联珠纹、莲瓣或卷叶纹等装饰,每组之间由弦纹隔开。此壶胎体厚重,有北朝以来北方青瓷遗风,同时其装饰繁复结构严谨且层次清晰。

此外,他还见到了鲁山窑花瓷腰鼓,这是一种木腔乐器,由西域传入中国后被吸收进唐乐,并且烧制成陶瓷腰鼓。腰鼓广口细腰,有7道凸起弦纹,全身施以花釉,从漆黑透亮的釉面上显现出片片蓝白斑块,如同黑色闪缎上的彩饰优美典雅。这件腰鼓造型硕大规整,对比鲜明,不仅证明了这件是河南鲁山窑出品,而且展现了唐代工匠们对艺术创新的追求。

最后,他也曾欣赏过那尊三彩马,以76.5厘米高,它耸立于托板上,无动于衷地表现出伫立时宁静的情景。马头戴络头披挂攀胸和鞦带,上挂杏叶形饰物,还配备鞍子和垫子,最终尾系花结。这尊马通体施以白、绿、赭三色的釉,此乃唐代泥塑艺术的一份瑰宝,其构图准确比例合理,将生命气息注入每一个细节之中,使人感受到自然界之美。

他也曾目睹邢窑白釉点彩子母狮塑像,那是一个古朴而又充满力量的小巧作品。一对狮子昂首挺胸,一眼望向远方,他们呈坐姿,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那双眼睛瞪得很大,就像是可以看穿世间万象一样。而整个狮子的身体都覆盖着洁白如雪般的地基,只是它们的手脚和嘴巴却被染成了温暖的人类血液颜色——褐色的点缀,让这幅画面更加生动逼真。在这个世界里,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蕴含着无尽可能性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