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汝窑的精髓如同大观展览中的珍珠闪耀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陶瓷产品设计师的手中
大观北宋汝窑特展:揭秘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陶瓷产品设计师的艺术匠心
在2011年10月10日,大观北宋汝窑特展以其独特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陶瓷产品设计师手中的精髓。展览中,一件件珍贵的古代陶瓷作品,如同时光机器,将我们带回到了北宋时期,那个时代的工匠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遗产。
图43、北宋 汝窑器盖
这是一件高4.6公分,外径14.2公分,子口径11公分的小巧器盖。它出土于河南宝丰县清凉寺窑址,1987年被发现。这类器盖在考古发掘中并不常见,但它们却是理解汝窑工艺史上四大突破之一——“开创人工细密纹片”重要证据之一。这些纹片并非故意制作,而是在烧制过程中,由胎和釉因膨胀系数不同而自然形成。在不少汝窑瓷器表面,都能看到这样的开片,它们已成为鉴定汝窑瓷器的一种标准。
图44、北宋 汗青色釉盘
除了那些小巧的器盖之外,这里还有几块碗、洗类器物残件。一组七片,可以看出汝窑产品底足面的不同特征。平底者通常采用支烧法,在底面往往留有三或五枚细小支烧痕。而带圈足的则更为复杂,有直圈足和撇圈足两种形式,其中有些甚至是满釉支烧,还有的则是垫饼成型。
图45、北宋 汗青色釉套盒
通过这些考古发掘,我们得知了一个事实:宝丰清凉寺所出的官品并非宫廷专用品,而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用的餐具。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碗、盘、洗盆等各式各样的日常用品,它们显然比那些豪华装饰多得多。这也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挑战——将日常生活与艺术结合起来,让普通人也能享受到艺术品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老而神秘的地方逐渐被现代文明所取代。但今天,在大观北宋汝窑特展上,我们有幸再次走进那个年代,用我们的眼睛去感受那份历史气息,用我们的想象去构建那个时代的人物故事。在这个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陶瓷产品设计师策划的大型展览中,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段历史、一位工匠的手迹,每一次触摸都是一次穿越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