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秘紫砂之家揭秘假印章与紫砂最顶级泥料的辨识艺术
最近,我朋友以极具吸引力的价格购买了一件紫砂壶,据说这是一件作者工作室的珍品,附带着作者的真印章。我的朋友表示,即使将壶交由作者本人鉴定,他也坚信那是他手中的作品。这让我对紫砂壶印章制假手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分享我所了解的一些知识给大家。
紫砂壶中常见的假印章制作方法包括:
一、翻刻:这种方法最为常见,它通常会导致笔画出现走样,从整体上看,这种印章往往显得呆板,没有金石味。
二、凭空臆造:这种方法可以让人难以找到证据,如果不熟悉真实印章,那么辨别起来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但如果你已经对真实印章了如指掌,那么用这个方法伪造出的假印就容易被识破。
三、锌版:这是最新的手段,通过照相制版技术来制造假印。虽然字体部分不会出现走样,但由于材料软弱无力,因此在烧制后与原有铭文存在细微差别。此外,如果使用刀修饰,则阴文会变得细腻,而阳文则变成精致,这些都是区分真伪的一个线索。
杨志仲在他的《相扑》中曾提到过一些高仿品常用的翻刻技巧:
一、篆书和楷书:篆书笔划繁复,使得作伪者在翻刻时有意地抖动,以便烧制后的模糊不清增加欺骗性。而楷书则因为其规整性较易辨认,对于作伪者来说更难隐藏痕迹。
二、拓印雕刻:先从原有的紫砂壶上拓出一个模子,再精心雕刻出来,使之与原有的款识大小和笔划几乎一致。辨别此类打磨好的偽造品,可以通过观察坯体收缩现象。在进窑烧成前,由于水分蒸发,坯体发生一定程度的收缩。如果原来的边长为1CM,则经过烧结后的打磨品必然小于1CM,大约在0.9-0.93CM之间。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并不容易发现,但对于经验丰富的人而言,却是一个重要的鉴定标准之一。
尽管仅靠核对标记来判断是否为真的或假的紫砂壶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即使是最高级别的手工艺,也有可能被误判。因此,在进行评估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个人风格和工艺流程,最终还是要依靠直觉感受“神韵”的层次去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