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铺砂工艺揭秘真假印章的艺术密码__紫砂之家
最近,我朋友以极具吸引力的价格购买了一件紫砂壶。据说这件壶出自一位著名作者的工作室,并且附有该作者的真实印章。我的朋友表示,即使将壶交由作者本人鉴定,他也坚信那是他亲手制作的作品,因为他相信了印章上的真实性。这次机会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关于紫砂壶印章伪造技巧,决定向大家分享这些知识。
紫砂壶中的假印章通常采用以下几种伪造方法:
翻刻: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制造的假印往往笔画不够流畅,从整体上看,它们给人一种呆板、缺乏金石味感的感觉。
凭空臆造:这种方法可以使得伪造者在没有实际原版的情况下创作出相似的模仿品,但如果熟悉了真品之后,这些模仿品就容易被识破。
锌版:这是较为先进的一种技术,它利用照相制版的手法来制作假印。不过,这种方法虽然能保持字体精确,但由于使用的是软弱无力的材料,在烧制后可能会出现阴文细化、阳文精细化的情形,这一点与真品有一定的区别。
杨志仲在其作品《相扑》中提到,高仿紫砂壶中常用翻刻技术:
篆书和楷书:篆书因为笔画繁复,所以在翻刻过程中容易造成笔划抖动,使得烧成后的印章变得模糊不清。而楷书则由于规律性较强,对辨认来说更加直接。
拓印和雕刻:有些人会先从原有的紫砂壶上拓取印章,然后再精心雕刻出来,以此来模仿真品。但是,由于坯体在烧窑过程中的收缩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边长差异来判断是否为翻刻产品——即如果原来的边长为1CM,那么翻刻后的边长必然小于这个数值,大约在0.9至0.93CM之间。
然而,只依靠核对印章来判断紫砂壶的真伪并不总是准确无误。在进行鉴定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艺术家个人风格、成型工艺以及最后呈现出的神韵等元素。因此,正确地辨识一个传统艺术品并非易事,而是一项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