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送花

在世界残疾人日之际我们不仅要深刻体会到渡过的不易更要致敬那些勇敢跨越障碍的人们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的坚韧

在世界残疾人日的庄严时刻,我们不仅要深刻体会到“渡”过的不易,更要致敬那些勇敢跨越障碍的人们!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的坚韧和希望加油,为构建更加包容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5月12日下午,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渡:国际应急建筑设计展”的新闻会上告诉记者,这个旨在引起社会对灾区重建关注的展览,将在12天的展期内,展示16件可行、快捷、安全和更人性化的应急建筑设计,向公众积极推广环境保护意识和灾后人文关怀。

16支设计团队共渡难关

据了解,中国美术馆邀请了国际知名的16支优秀建筑设计团队参加展览。他们分别来自欧美和日本、中国。

“他们针对全球不同地域和气候中的典型性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和飓风)或社会灾害(例如流行性疾病),设计了16件应急建筑。”策展人潘晴介绍说,展览分为几个板块,有针对性地为灾后特定时间段设计的不同建筑在这里依次展示。

第一个展厅模拟灾后的第一现场。第一件作品“地震桌”就被置于“坍塌”的墙体下,设计意图是为了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刻,有一个可以暂避的地方。而第二个空间里的作品则告知人们如何在 灾难发生的一周内,用土、竹子等简易材料,在短时间内搭建可以短期居住的地方,还有作品提示人们夜间如何应对。“通过每个灾难阶段不同的设计”,策划人周舒说,“这场活动展示了从危险走向安全,从痛苦悲伤走向希望快乐的一个历程。”

概念空间里,你将发现一间专门为应对全球性的流行病而设定的隔离病房。目前甲型流感正好体现了此类 设计之重要性。

日本设计师坂茂创作的小学副本已经被实际应用到了四川。这意味着这些作品已经进入实践阶段。

以人类为中心的人文关怀

除了充分体现出环保节能、就地取材、高效运输便捷搭建简易造价低廉等实用特质外,这些工作还强调以人类为中心的人文关怀。

范迪安说道:“事实上,我们宁愿永远不使用这些建筑,它们中许多都是为了面临自然或社交危机而生。”记者也注意到,不仅有针对特定自然或社交危机以及特定环境条件所做出的独具特色的项目,还有一些具有普适性的项目,它们能够适用于各种情况与环境。在任何地方,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能找到它们发挥作用的时候。“这些建设与它们所处环境及它应用者的相互依存关系密不可分。”根据具体情形,一些产品可能需要进行修改重组,或甚至完全改造。

主办方还特别安排了一项互动活动,让参观者与参与其中的人共同搭建部分参赛作品,以此来强调紧急结构专业知识返回给大众的手法。此外,由公共教育部门何琳负责组织,与这个特殊主题相关的一系列儿童活动,如体验坂茂老师创作的小学教室,以及孩子们利用乐高玩具自己搭建梦想乐园这样的互动式学习机会。此外还有一个关于防御救援重构问题讨论研讨会,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探讨平衡改善人类与地球之间关系的问题,并围绕着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这一核心议题进行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