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是指挥棒写意的旗帜传承的楷模
适值张立辰先生75岁从心之年,9月29日,“笔墨传承——张立辰教学四十年”盛大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该展览是“庆祝中央美术学院建院95周年”重要纪念活动之一,由王璜生策划精心,联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文史馆和中国美协共同举办,并由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承办。展览开幕前夕,本次盛会的新闻发布会在宫廷般庄严的贵宾厅内举行,在知名学者李洋教授的主持下,唐勇力院长与出版方刘建社长分别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们对张立辰先生不仅为艺术界贡献了宝贵财富,更以其卓越教诲激励后人。
随后,张立辰先生亲自向媒体朋友们分享了他几十载来对中国画发展及教育深刻洞察,他提到这次展览将展示学生作品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创新成果,以及如何提出问题并探讨整个行业发展。他的声音充满了激情和责任感,让在场每一位听众都深受启发。
上午10点30分,一阵清风拂过人海,那是开幕式正式开始时的情景。在唐勇力的主持下,一群杰出的嘉宾齐聚一堂,他们包括来自各大艺术机构的大师级人物,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这一天,对于所有参与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忘而又神圣的时刻。
一个个出色的演讲如同绚烂多彩的手稿,在空气中流转,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触动着人们的心弦。最后,当张立辰先生和夫人胡萍女士手牵手走上台阶,为来宾致以最温馨最真诚的一份谢意时,那种感动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作为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家的楷模以及教育家,张立辰先生生于1939年的江苏沛县,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见证。他曾经接受潘天寿等数位名师指导,同时也博采众长,从李苦禅到朱屺瞻,再到华君武等无数艺术巨匠,他都得到了他们珍贵的赏识和指点。在1977年,他成为了一名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现在他不仅是一位博士生导师,也是中国画学院学科委员会主任,这些荣誉都是他勤奋工作所获得的一份丰厚回报。
面对新时代、新潮流,有些人可能否定或忽视传统,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立辰坚守自己的信仰,用创新的笔墨去续写中华文化。他曾经撰写《中国画笔墨结构》、《浅议中国画笔墨结构》,这些文章就像灯塔一样照亮了许多迷失方向的人。他提倡的是一种独特审美观,即通过强调“写意精神”,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化,这种精神被世人称赞为“书卷气”。
此次特别之旅,将以文献资料及学生作品形式呈现40年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成果。文本部分采用了图像记录,以便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他的创作过程;同时,也展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它们既保留着古典技法,又不断追求新颖创新。此外,还有150多幅精选作品,让现场观者仿佛穿梭于不同的时间空间里,与老师一起学习,与同学一起成长。
展览结束后,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系列关于研讨会的声音,最终在报告厅召开的一个研讨会成了这个话题永恒延伸的一个节点。那里的气氛活泼热烈,每个人似乎都带着对未来的期待,而这一切,都源自于那位75岁高龄仍旧执掌笔杆,用生命去书写历史的人——张立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