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博物馆国宝图鉴展现中华文明瑰宝的36件珍品
青铜器——《盘龙纹鼎》
《盘龙纹鼎》是一件出自西周初年的大型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的形制为圆锥形,上部有高足,下部扩开成壶口状,整个器物表面覆盖着精细的浮雕装饰。最显著的是其壶腹四面各有一对盘旋而上、目视天空的大龙图案,这种独特的装饰风格是典型的早期商代艺术特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
玉器——《大汶口玉剑》
大汶口玉剑是新石时代晚期至仰韦文化时期的一件重要遗迹,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造工具之一。该剑长约60厘米,由一块整块磨制而成,其表面具有光滑且平直的质感,显示出古人在工艺上的精湛技巧。大汶河文化代表了一系列先进农业社会,它们在科技创新和生活方式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绢画——《游褚娴行宫图卷》
《游褚娴行宫图卷》是一幅唐代彩色绢画,全长近6米,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精品。这幅作品描绘了皇后褚娴在园中散步的情景,她身穿华丽服饰,在翠绿草地间悠闲漫步,与侍女等随从并肩前行。在此作品中,不仅体现了唐朝皇室生活的奢华,还展示了当时人民对自然美景与园林设计艺术追求的心理状态。
陶瓷——《元代御窑釉重耳鬣狗缸》
元代御窑釉重耳鬣狗缸是一件保存完好的白瓷罐子,以其独特的手工雕刻技术和精美细腻的地金漆装饰闻名于世。这座罐子的外观以动物作为装饰元素,其中鬣狗头部朝向内侧,而耳朵则伸出罐身两侧形成“重耳”效果,这种设计手法不仅展现了匠人的技艺,更彰显了元代官窑工艺品卓越之处。
**书籍——《千字文拓本】》
千字文是北魏文学家颜真卿所作的一篇诗歌,其内容简洁明快,又富含深意,被誉为“诗中有书,书中有诗”。这份拓本来自清末民初,从原版上的墨迹保留下来,是研究历史书法学术价值极高。此外,由于颜真卿又是一个政治家,他写作这种作品也反映他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那个时代政治文化环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