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人的艺术收藏走向理性时代
在近期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中国艺术品却是捷报频传,接连拍出天价,刷新纪录。 近期,《华尔街日报》撰文披露了中国投资者的一些《奇怪》的投资领域:传统中药,艺术品份额,国产烈酒,红木家具,玉石等。而与此同时,在近期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中国艺术品却是捷报频传,接连拍出天价,刷新纪录。 没错,艺术品投资,随着近年来中国亿元富豪级别的人群增多,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局面。在海外市场,由一些艺术家和金融人士不断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交流活动也别开生面,进入海外观众视野。中国艺术品,在海外观众眼里印象如何?艺术品收藏这个在公众眼里属于《阳春白雪》的领域又是怎样的现状?它又如何走向大众?本期《华人》版将对话王春华女士,聊聊关于艺术品投资那些事儿。 采访王春华女士是在一月,她刚刚和她创办的中国国际艺术交流协会在伦敦举办了一场名为《中国:记忆与印象》的艺术展览。这个由8位艺术家组成的展览以画作等艺术符号展示了中国六七十年代的记忆与印象,在伦敦华文媒体中受到好评。和其他从事艺术工作的女性不同,王春华一头整洁利落的长发,穿着裁剪得体干练的连身裙,说话不打腹稿,侃侃而谈,以一副精明干练的女性形象出现在媒体视野。而她最大的不同是,其实,早年艺术出身的她后来转行学习MBA,在投行工作了十来年。艺术+金融的背景双管齐下,让她更加精准地把脉中国艺术品投资的海外市场。 《英中时报》:在别人觉得你薪水丰厚,看好你在金融界的前景时,你又一个转身拾起旧专业。为什么又要回归艺术,创办中国国际艺术交流协会? 王春华:我在伦敦的几个大的投行都工作过,但我之前在国内学的是艺术。从艺术到金融,经过十几年在金融界的奋斗以后,我还是有一种向往,就是想回到艺术界去,朝花夕拾吧,把我的梦想实现。所以选择了离开我前一个工作JPMorgan,现在成立了中国国际艺术交流协会。通过这个协会来推广中国优秀的艺术家,希望能够把他们带到国际市场上来,让他们优秀的造诣能够得到国际收藏艺术家的认可。 《英中时报》:协会是怎样的性质?《中国:记忆与印象》的展览反馈如何? 王:协会是个非营利性的机构,在伦敦注册的,现在在成都和北京都有办事机构,团队成员主要是艺术界和金融投资界的。 展览是协会和伦敦阿伯玛画廊合作的。因为今年是中英文化年,我们希望尽一些力量,通过这种文化交流的方式介绍一些中国优秀的艺术资源,为西方社会更广泛地接受。 这次展览是群展,有8名艺术家,其中最资深的艺术家罗发辉是60年代的,他的创作体现了他这个时代的特色。还有几个70年代的画家,他们的时代虽然较晚,但还是有一定的传承性,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又陶冶出一种不同的个性。 中国的历史在过去一百年是非常让人震撼的,我们之所以选择中国印象,就是因为要把时代符号强烈突出出来。根据艺术家对以往生活的缅怀,对中国六七十年代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一种过往生活的追溯。同时在新的时代下,对将来美好生活的一个蓝图的规划。就弘扬中国文化,多方面展示中国文化魅力而言,我们认为这个目的已经很好地实现了。 《英中时报》:近期《华尔街日报》撰文披露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在你眼中,中国艺术品在海外的印象如何?它的投资现状是怎样的? 王: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近年来飞速发展,2010年交易量翻倍,2011年超英赶美,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市场,不论在产业结构还是市场规模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成为了国际瞩目的新兴市场焦点。 实际上西方对中国的艺术品的关注已有很长时间。从90年始,中国的一些优秀艺术家就开始被西方社会逐渐发掘出来。因为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很多西方具有眼光的艺术界收藏人士、画廊都到中国来寻找一些新的不同的血液。中国的艺术在90年代被西方具有开拓精神的专业人士带入西方社会以后,很快引起了轰动。像张晓刚,曾梵志这些,都是在这种历史机遇下,被介绍到西方社会的。他们的作品目前已经被拍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位。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无论是明代花瓶,还是中国当代抽象派画作,不吝为这些藏品一掷千金的中国藏家正在改变艺术品市场的格局。据艺术品市场分析机构Artprice的数据显示,去年拍卖市场成交价格最高的10件艺术品中,有三件出自中国艺术家之手。其中,自学成才的齐白石1946年的画作《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创下去年最高拍卖价格。在去年上半年,中国藏家的艺术品购买额约占佳士得(Christies)全球艺术品成交额的五分之一。 然而,在热闹的背后,也不全都是赢家。一些最大的起落也来自艺术品交易市场。去年夏季,天津一位卖家发售画作《荷风千秋》的3,000万份额,首发价格是每份1.61元(约合25美分)。两天后,投资者就将其价格捧高52%,使画作的估值达到了约1,150万美元。之后,份额价格开始下跌,当前的价格比最初发行价低36%。 《英中时报》:这就是热闹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你们为什么要鼓励艺术品投资?如何让中国收藏家规避风险,提高专业性?同时市场整体如何提高规范性? 王:如同所有的金融投资产品,艺术品作为其中一个板块,自然也存在风险和回报的公式。在有效的风险管理下,艺术品相对于其他投资产品其风险是相对较低的。 首先相对股票,证券乃至房地产艺术品对外部宏观经济调控的反应相对较弱。其次,艺术品属于高端人士的投资选择,而往往受到宏观经济下滑影响的冲击最大的是中产阶级和低收入阶层。再次,对艺术品的投资周期是相对长线的,成熟的艺术收藏人士往往是数十年持有。 认为艺术品投资风险大的群体往往是把艺术品作为炒作的对象,对艺术品的鉴赏价值缺乏认知,想在短时间内发财,几家欢乐几家愁,其间高昂的代价也就不言而喻。 我们协会近期将举办艺术品专业收藏家的培训。我们相信,收藏家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不论是对艺术品投资收藏领域的科学引导和健康发展,促进专业藏家群体的壮大成熟,还是对于金融秩序的规范健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英中时报》:你提到推广中国艺术家,具体怎么操作的? 王: 我们今年要做的事情就是希望在金融和艺术方面有所收获。通过举办大型的国际艺术展,在欧洲一些重要的城市,包括巴黎和柏林,纽约,都会陆续推出一些优秀的艺术家,通过展览让他们能够和欧洲高端的艺术品收藏人士互动。 我们会积极筹办艺术投资方面的峰会,会跟国内国外,官方的民间的金融方面的资源合作,来把它做成一种业界翘首以待的,持续性的交往活动。能够把艺术市场金融市场及艺术家,这几个核心资源能够结合在一起,让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共同开发这方面的机会。 同时我们也注重学术方面,我们和国内几个高端的美术院校合作,开发一些国外的艺术院校,做学生交换。同时我们也支持艺术家驻留计划,邀请国内一些优秀的艺术家,主要是新锐艺术家,给他们提供这种机会到国外来 ,进行三个月或六个月的驻留计划。同时我们也会把国外的一些艺术家引进到中国去,让他们到中国进行驻留计划,把他们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下的一些思维能够带到中国去,真正激活海内外艺术界的互动和交流。 《英中时报》:有画家提出,做太过商业性的包装和培训会让艺术品本身失去魅力,让艺术家浮躁和急功近利。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艺术是鉴赏爱好和商业活动的结合。没有流通渠道,艺术家的创作投入得不到回报,也谈不上潜心钻研。同样的道理,如果艺术纯粹为商业而服务,艺术创作就没有了灵魂,是伪艺术。 健康的艺术市场是创造力和商业性的有机结合,是灵感和现实的联姻。海外成熟的艺术市场此类成功案例不胜枚举。例如达明赫斯特和安第沃尔和都是归功于其成功的艺术和市场的结合。他们的艺术创作既有划时代的意义,为艺术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为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又实现了良好的商业回报。 在《梵高(VanGogh)(VanGogh)(Van Gogh)传》中,在梵高(VanGogh)(VanGogh)(Van Gogh)生前成熟的十年创作活动中,他绘制了大约六百幅油画和八百余幅其他画种的画。但遗憾的是,他生前仅售出过一幅画,是卖给一个荷兰同行的姊妹,代价不过几个美元。可是,今天他的主要作品每幅价值五万至十万美元,他的全部作品价值二、三千万美元。而如今,我们期望,像梵高(VanGogh)(VanGogh)(Van Gogh)一样生前贫困潦倒的艺术家不再存在,艺术家的作品能够被收藏,带给艺术家的不仅仅是一片面包,更是对他们创作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