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养护

时代美术馆以公共艺术联接公众构建共生能量新场域

4 月21日,由华熙国际集团携手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在成都、重庆和北京三地共构的公共艺术项目“感官共域”城市公共艺术季暨成都艺术大道开街仪式成功。4月22日,时代美术馆作为该项目的主办单位发起了以“打破美术馆的围墙”为主题的艺术论坛,在时代美术馆·成都馆多功能厅成功举办。

论坛现场

主持人、时代美术馆执行副馆长刘威威邀请“感官共域”执行策展人罗可一、参展艺术家李赢、刘亚洲,以及成都本地艺术家殷九龙和何利平,展开一场深度交流。探讨在当下社会发展阶段,公共雕塑、装置等具有公共属性的艺术创作是如何不断挑战着美术馆空间的常规定义;公共艺术作品与其所在环境和空间之间相互的影响与具有张力的博弈;以及成都本土公共艺术的创作现状与趋势等相关话题,并与现场观众互动。

现场观众

在传统意义下,艺术作品往往是在美术馆、展览馆、画廊等特定的空间场景中呈现。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加之公众对于文化艺术有了更深层、更广泛的需求,艺术也需要更为贴近“公众”,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艺术所承载的场景及应用的变化。与此同时,艺术也需要走进公众的生活,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

艺术不只是坐落在美术馆内,束之高阁、高不可攀的欣赏与膜拜,它需要与公众进行紧密的互动与联接。策展人罗可一说:“公共艺术往往脱离于建筑和内部空间,在一种环境里,在更复杂、更多样的语境里跟大家产生互动。”

执行策展人罗可一

所谓“公共艺术”,是属于公众的、开放的,是人人都可以去感受的。艺术家殷九龙说:“公共艺术很好的一点是能零距离地和观众产生没有障碍的阅读,而这种阅读使我们生活充满了更多可能性。”当代艺术作品存在于公共空间,除开要传递本身所承载的艺术性,让公众能驻足,去感受,更理解当代艺术之外,还需要兼顾甚至拓宽其公共性的表达,用自己独有的叙事能力融入公共空间,与城市周围环境产生联接。

成都艺术大道上的作品各自探讨着不同的话题。杨茂源的作品《向上看》汇集了很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动物的脸部被改造成镜面的形式,当向上仰望的时候可以看到自己的脸,以此呼吁大家关注自然。刘亚洲的作品《微尘》,讨论微小和广大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好的公共艺术作品要发人深省,引起公众的讨论,像曼哈顿广场上的《倾斜的弧》。

从左到右、从上至下发言艺术家依次为:李赢、刘亚洲、殷九龙、何利平

关于公共艺术作品的争议问题,李赢表示,国内这方面一直在进步,社会的包容性、观众的艺术参与性、接受度已经比以前高很多了。比起早期国内公共艺术项目需要经过层层关卡审核,观众的互动投票,现在创作者的环境更自由。

城市文化差异催生出异彩纷呈的公共艺术创作。成都作为川渝、乃至整个西南艺术圈最具代表性与前沿性的艺术阵地,各种艺术相对自由地“在地”生长着。当代艺术家何利平说:“成都是一个很包容的城市,文艺青年很多,街头文化、市井文化浓郁,这些都为艺术的生发提供了土壤。”

主持人与对谈嘉宾

“感官共域”城市公共艺术项目中邀请李赢、刘亚洲、宋三土、颜石林、杨茂源、周力6位当代先锋艺术家开展“因地制宜”的创作,将11件极富张力的大型艺术作品植入华熙LIVE北京、成都、重庆项目地,其中成都艺术大道上有7件作品。与场域相融的艺术作品“冲破”日常生活的惯常景致,并与各具风貌的城市紧密相融,营造出全新的“情感场域”,引导公众在熟悉中发掘陌生、感知新生,激发人们的共情与共感。

时代美术馆执行副馆长刘威威讲到,“当艺术真正融入生活,它就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公共艺术恰好是最触手可及的艺术。好的公共艺术作品能捕捉和联接到公众的情绪,与之产生共情,好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进一个小石子产生涟漪。”

时代美术馆执行副馆长刘威威

时代美术馆一直专注于当代艺术领域,回应当下,回应时代,用艺术的表达与时代对话,用艺术的力量联接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用跨界的展览与公众对话。

嘉宾参观艺术大道上颜石林的作品《你好》

本次论坛上,嘉宾们充分探讨了公共艺术在新时代生长的多种形式。公共艺术丰富了城市公众的文化休闲生活,让城市变得更有人文调性,让城市空间更有温度。公共艺术的发展不仅靠艺术家的创作,也需要社会整体认知的提高。时代美术馆作为一个艺术空间肩负着推进公共艺术发展的责任,以公共艺术联接城市中人的情感,并传递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以艺术之美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刘亚洲作品《微尘》

公共艺术作品的落地,为华熙LIVE·528商圈增添了浓厚的艺术魅力,吸引络绎不绝的年轻人前来打卡,人们在此相聚交流、情感共振,在成都体验真实的人间烟火气。同时,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得以彰显,在手机和相机屏幕的一闪一灭间,它又一次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艺术大道俨然成为成都的新文化地标。

据悉,4月30日,华熙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时代美术馆馆长赵燕还将参与到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众望”单元的论坛中,就“从众望到共域——公共艺术为谁而做”的主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