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养护

反复探究紫砂壶历代名人传承与款识图章揭秘史上最全的紫砂壶图谱从明到近现代不留遗漏

反复探究紫砂壶历代名人传承与款识图章,揭秘史上最全的紫砂壶图谱,从明代嘉靖、万历间(1522-1619)至清朝,包括李茂林、惠孟臣、徐次京、承云从、周季山等一众高手。这些匠人以其独特的技艺和艺术风格,为紫砂文化添砖加瓦。

李茂林,以号“四名家”之一,擅长制作小圆式壶,世称“名玩”。他不仅在工艺上有所创新,而且在烧造方法上也有所突破,如使用瓦囊封闭陶穴,以提高壺体质地。他的作品极少流传,但其中的一件“菊花八瓣壺”,底刻款为“李茂林造”,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

惠孟臣,是明代天启、崇禎间(1621-1644)的著名匠人,他的作品多为大型器物,其笔法古雅而精细,被后世仿效者众多。在日本,有许多收藏家特别喜爱刻有惠孟臣名字的小型茶壶。

徐次京,也是明代天启、崇禎间的人物,他善于摹仿古器,并且书法也非常出色。有一件由他制造的小型茶壶,现在被收藏于香港艺术馆,该壶底部刻有阳文篆书方印“次京”。

承云从,是另一个在明代活跃的匠人,他善于仿制徐友泉和沈君用等人的作品,其中一件他的作品现在被收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该壶形态优美,底部刻有楷书“云从製”八字。

陈挺生和陈和之,则是两位同期的匠人,他们都擅长模仿徐友泉和沈君用的风格,其中陈和之更是以其晋唐风格的书法著称,一些收藏家认为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特殊光芒。此外,还有一件由他制造的小型圆形茶杯,在内侧雕刻着几个字符,“陳和之”的篆书印记,以及旁边还有一个小巧玲珑的手指印记,这样的细节让这只杯子显得更加珍贵。

最后还提到了几位其他知名匠人,如时大彬徒弟陈俊卿,以及模仿供春与时大彬风格的大师们——如沈君盛以及沈君用等。他们对紫砂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提升了工艺水平,还丰富了紫砂文化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