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书画市场在中国雅昌艺术网官网上蓄势跃起自然景观中回响古韵
在中国雅昌艺术网官网上,岭南书画市场蓄势跃起,自然景观中回响古韵。尽管“岭南画派”是中国近现代六大画派之一,但它所占的市场份额一直很小。在西沐主笔的《中国画派市场格局的分析研究报告》显示,从2008年开始,每个画派拍卖市场规模不断拉大距离,京津、海上、浙江三大画派遥遥领先,而金陵、长安和岭南三大画派则处于弱势。2010年,“岭南画派”的拍卖市场占有率仅为“京津”、“浙江”、“海上”的1/12、1/11和1/10。
某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数据表明,即使高奇峰在“岭南画派”中价格指数最高,为22.4万元/平尺,却只是“金陵画派”傅抱石的1/16。而黎雄才在“岭南写生总成交金额为2.64亿元,只是“京津图案”的齐白石的一半。“岭南写生总成交价最贵的是关山月1958年的《山村跃进图》,以3584万元成交,但这还不足以与“海上写生总作品中的张大千《嘉耦图》的价值相比。
关于为什么长期以来,“岭南书法家们一直面临着较低的收藏价值,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是地域限制。一方面,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广东拍卖会上的‘广东’或‘粤式’风格成为主流,而外地拍卖会上的出现频率不高;另一方面,即便是在2005年至2006年的短暂增长期间,该行情基本保持在地域性特有的地方,如广州等地。
截至到2006年底,“广东三杰”,即高剑父、高奇峰及赵少昂,他们的大部分重要作品都集中在了这个区域内。例如,对于前十名作品中的八件属于高剑父,以此类推,对于其他艺术家的工作情况也是如此。这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存在一种明显地区差异。
商品和艺术品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是因为它们受到生产成本和流通费用影响。在普通商品领域,这种现象并不罕见。而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艺术品,比如灵璧石或者景德镇陶瓷,它们通常只在本地获得较低价格。但也有例外,比如自从2003年下半叶开始,一些浙江籍或曾旅居浙江地区的书法家作品价格迅速攀升;而自从2004年下半叶开始,上海收藏界对新兴海上学系作品热潮也逐渐抬升其价格。
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买家的偏好。大多数购买这些本土著名作家的作品的人,都希望通过这样的投资来炫耀自己的文化身份。此外,由于这些作家与当地居民更熟悉,当地交易量更大的他们所创作物品,更容易被投资者接受,因为风险降低且交易效率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多么受欢迎的地方性名字,其影响力越远离它的地理范围,其影响力就越小。而那些声名远播的大师级人物,则拥有超越地域限制的大型影响力网络。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如果一个艺人能够跨越地域边界,那么他可能具有真正突破性的潜能最近几年里,有迹象表明正在发生变化:很多来自‘二高一陈’(指两位初出茅庐之辈加一位已经走红但尚未达到顶峰之星)的重要记录,在不同的地点被追求者竞相抢购,这似乎意味着'山水'绘卷正经历一次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