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网官网心弦般的知识共享钱绍武艺术作品展里的创意无限
充实之谓美:钱绍武艺术作品展前言
杜鹏飞
1988年,金秋时节,我踏入了清华园的古典大礼堂。那里,一尊红色花岗岩雕刻的闻一多先生坐像静立,黑色大理石背景墙上,以描金行书镌刻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从此,我记住了艺术家钱绍武的大名。
2008年春季,当时已耄耋之年的钱绍武先生受聘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于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庆祝活动中,将自己创作的928件作品慷慨捐赠给学校,并在美术学院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高山流水——钱绍武艺术作品展”。作为环境学院的一员,我有幸多次探索这位伟大艺术家的作品世界,那些情景至今犹记。
时间如梭,我们迎来了2016年的9月份,当我负责筹备新成立的艺术博物馆时,不知不觉间,钱绍武先生捐赠作品移交工作已经提上了日程。然而,由于疫情和展览排期等因素,这项工作延宕至今。我深感遗憾的是,在2021年6月9日,钱绍武先生英逝,但这次展览不仅是对其创作生涯初步总结,也是对其最好的追思与缅怀。
钱绍武是一位跨越中西方的大师,他出生于无锡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祖父、父亲都是学者,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他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又在苏联留学6年,这段经历让他接受到了系统而严格的西式造型艺术训练。在漫长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致力于融合中西文化,最终成长为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雕塑家的代表之一。
本次展览特别呈现了110余件精选作品,其中包括大量未曾向公众展示过的大批速写。此外,还集中展示了26件历史人物雕塑,有《大路歌》、《杜甫胸像》、《李大钊纪念像》等代表作。这些作品体现了钱肖乌先生对历史人物形象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洞察,为中国现代雕塑民族化道路奠定了一块坚实基础。
十三年的光阴似箭,本次展览不仅超越了艺人的功绩,更提醒我们珍视他“一切为了艺术、一切为了社会”的高尚情怀。今天,我们再一次通过这个展览来铭记那份无私奉献,与社会共享的情谊,以及那份“一切为了艺、一切为了社”的精神追求,让它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间。
正如胡和平院士所言,“本次展览将超越其艺术功绩本身”,它提醒我们要珍视那些为芸芸众生的贡献,是因为这些贡献才使得生命更丰富,更有意义。让我们共同走进这座由财富构筑的心灵殿堂,用智慧去触摸那些被岁月洗礼过的心灵痕迹,让它们成为我们内心的声音,用自己的感悟去解读他们用生命编织出来的情感纬度,使每一个瞬间都能穿透时间与空间,被未来的人们发现、回味、传承下去!
当你站在这片文明海洋中的某个角落,看着那些似乎随风起舞又静止不动的人物雕塑,你是否也会想起那个时代,那些人,他们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一切?他们如何用简洁而复杂的手法捕捉到生活中的微妙变化?他们如何在不断变幻莫测的地球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些故事,用心去感受那些被石头包裹着的情感,用眼神去寻找那些隐藏在轮廓里的真相。当你轻轻地触碰这些铁质或石质的手臂,你会感到一种久违的情绪波动,那是一种敬畏,一种赞叹,一种对于人类智慧和技艺极致追求与实现的一种敬意。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Money Shao Wu 的卓绝之处。他并非只是一位杰出的雕塑家,而是一个跨界知识渴望者的缩影,他将哲学、文学与画布上的线条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一系列杰作。这就是Money Shao Wu 的魅力所在,也是为什么人们愿意把他放在最高级别的事业史册上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的存在证明,无论是在何种形式下,都可以找到通往内心世界的小径,并且沿途披露出人类最纯粹的情感表达。而对于这样一位能够以如此细腻手法揭示人性奥秘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继续推广这种观点更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是关于如何更加深入地理解自我,以及周围这个世界以及所有生命体之间关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