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送花

洞(系列)谢鑫作品

作品名称:《洞》系列

作品分类:雕塑

创作年代:2017

作品尺寸:80.00x55.00x55.00cm

作品材质:木雕

题材:人物

作品描述

在我的雕塑部分当中一共由十个木雕组成,在我的雕塑创作中,我也是长期的运用木头作为我的媒介,在使用木头的创作过程中,这种木质的材料也影响着雕塑的最后效果。木雕在东西方都有着长期而又悠久的历史,在中国的双林寺中,都有着大量的木质雕塑,在木头表面的着色又透着木头的纹理,这种木头独有的韧性和温度也使得被塑造的形象在材料本身就带有一种温存,在西方的雕塑当中,也同样有大量的木雕作品,但区别于中国的雕塑中对追求写意和神似来说,西方雕塑更加注重对雕塑对象解剖的研究,再加上在木雕表面的着色,使得人物更加的写实,传神。中西方的木雕作品经过时间流传下来的精品,都使我十分的受益,甚至很多的元素也成我我作品中的点缀。

2,雕塑语言对我作品效果的影响

在我的雕塑的手法当中我也选择更多的尝试,无论是大刀破斧,还是细致入微,这整个都体现了我对待形体的理解。在雕塑的创作过程之中,我也不断的向大师和经典的艺术作品作为借鉴。我十分喜欢古埃及的雕塑,在古埃及的雕塑中,有着一套严格而又严谨的程序化,不论是立像还是坐像都是身体正面直视向前,身体的重心与颈部竖直。虽然雕塑面部看似单一,但面部的表情却又十分的生动传神,在形体上有着主观处理,这种理想化的处理对我的雕塑创作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艺术家朱铭的木雕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的太极系列,他不单单只是雕塑,而是将太极连贯为一体,这种大气简约概括的艺术手法我也在我的对视系列中所借鉴,我做的三个人物整体概括整,在身体处更加的大刀破斧,直接用锯子一刀成型,干净利索,在面部也是吸收了中国艺术的形象造型,在一些点缀处做的相对精致,与身体的大刀破斧的痕迹做出了鲜明的对比,三个人物的表情各异,惊恐,哀怨,怒视,分别给予了雕塑的不同的角色表情。在上颜色上我也是直接借鉴了中国的用色,在上完颜色后有不断的修理,如此反复,使得雕塑的最终的效果也是更为的自然。日本雕塑艺术家舟越桂的雕塑对我也是有着重要的影响,舟越桂的雕塑作品中既有着一种永恒的特点,又表现出艺术家对待自己艺术作品所最求的个性。他的作品并不单单是对人物的复制描摹,在写实的基础上又有着对形体的概括和夸张,他对待五官的处理有着一种超现实的特点。他的作品中头部和躯干甚至手都是单独处理,最后再去重新的组合,在整体之上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偏离,他的雕塑不单单是对形体的刻画,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组合。在制作过程中又不断地着色,使得整体给人一种超现实的非理性的情感。我在制作洞这组雕塑的过程中也是不断的借鉴他的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之中,我也将头手和躯干分开单独去制作,在根据我要表达的内容和构图重新组合,在雕塑中我也加入了大量的元素,使得我的雕塑不光只有雕塑性,更加入时间的延续性。

3,整体构图传达出一种表达情感

我的雕塑试图营造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超现实世界。上中下分为三个空间,由天地人组合构成了我的作品中的世界,最高处是月亮,月亮中的眼睛也是我看到了岩画时给我的灵感,使我有一种莫名的崇敬的感觉,也许你每天都可以看到月亮,也许天上又有无数的眼睛在看着你。这里我不仅仅变现的是月亮,其实也是天,像齐白石画的虾一样,不画水 但已有水。在中间部分我表达了地面,中国讲究乾坤,有天就会有地,我做的一个雕塑在行船的海中有一个一头,他好像又不是人,像是海上的造物主,这时,我将海洋变得拟人化,给予他更多的人性的空间。在一条鱼上长着人的手,将一条鱼带有人的特征,也许人和鱼有着共同的起源,使得两种生物错位化或者一体化。在山的最高处有一直手,这只手指着天,甚至指着月亮,这是我在佛经上看到的一句话“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人们一直一直都在探索真理的过程当中,而那个真理就是那个月亮。在雕塑整体的下边的部分就是雕塑三个人物,有了天有了地自然就会人,人我放在了雕塑的最下边,我认为人在自然之中是渺小的,在宇宙之中更显得微乎其微。这种天地人的构图组合了我的雕塑作品。

谢鑫,2017年 / 鲁迅美术学院 / 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