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的眷恋
有人说凉山是不毛之地,除了荒凉便是贫瘠;又有人说,凉山像一团火,充满了爱的。说荒凉的,兴许是真正爬过那些艰辛而又恒古的群山,甚至还被那干裂的土地所冷漠。 说这里充满了爱,也许是他真正和鹰的儿女一道经历了红土地的风雨,围过火塘… 我也去过凉山,并且不止一次。可我却不知道该怎样来述说这片土地。而在心灵深处却是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深沉、古老、博大与苍凉。这里不仅有苦涩的泪,更多有欢乐的歌! 彝族作家吉狄马加说得好:“只有通过血和泪的交融,只有经历过爱和梦的缠绕,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才会将它伟大而崇高的心灵世界向你开放… 曾经有许多艺术家,踏着“苦行僧”的足迹来到凉山,来到这广袤的红土地,来寻找新的灵感与刺激,并试图以博爱与同情的目光来表达神人支呷鲁后裔的生活。可令人惊奇的是,大多数人失败了。他们没有能真正理解这歌唱太阳与崇尚火的民族所特有的宽阔情怀,没有领悟到这片土地所包含的挚爱。因而,能留下的传世之作,几乎是寥寥又寥寥。 尽管如此,却依旧有人廿年如一日在画凉山,在画凉山的后代。这人,就是国画家何昌林。 提起昌林,美术国内的都认识,此君作了十多年的美术编辑,也勤勤恳恳地为艺术家作了十多年的嫁衣。可要说到他的中国画,特别是重彩工笔,恐怕知道的人便不多了。他没有举办过画展,也没有出过自己的作品集,甚至也很少以作品示人。他只是无声无息地耕耘,用心灵去接近凉山,用自己的画笔实实在在地参与彝族兄弟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过去画彝族,现在画,将来还画,彝乡旧情难割。”为什么,因为“我熟悉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我和他们烤过一塘火,喝过一碗酒……”也正因为如此,昌林才从彝族的生活中发现了那么多的美、真诚的美,并且触摸到大凉山的魂灵!于是他把一个民族对土地、河流、星辰、岩石的情感溶入了他的创作。 这些洋溢着朴素情怀又充满了现实意义的重彩画,给人以无数的美感: 《傍晚》,夕阳如金。那最后的一缕红光,淡淡地照着那古朴而苍凉的土墙,没有喧嚣,甚至没有一丝风,只有身着红衣的彝家女背水而过,像一抹流霞,点缀着落目前的生机。 《薄暮月》,是一首诗,一首朴素无华的诗。画家用细腻而又含蓄的多情之笔,记录了山里人的真爱;牧羊人阿呷和牧牛的阿依在一弯新月下无语地凝视,用心灵对话,这无言的依恋胜过了千古绝唱,那滋味真真是清醇似香茗,浓烈胜老酒…… 《山寨的夜》,却是静悄悄的。还是那些用石块和黄土堆砌成的屋宇,还是那些古老的树,可在画家渲染的月光下却显得神秘起来,那构成、那组台,把恒古与现实重叠成一个迷离的梦- 《节日的午餐》、《平岗细草》、《暖冬》、《口弦》又以无比优美与浪漫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凉山风情”中最动人的情结。而《拣松果》、《磨玉米》、《捻线》、《煮茶》等以劳动为主要场景的生动刻划,都再次使人更深地贴近了彝族同胞的生活。难怪人们说昌林笔下的人和物,都充满了灵性。是啊,那《祖先的门廊》、《红柜子》、《索玛花》、《红土地》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他多情的心。难匿他渴求今生今世能静静地,一笔一笔地画下去,把自己的爱与眷恋溶入这苍凉而又博大的红土地…… 同行们都说,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心灵相通,才能找到准确的艺术语言,才能不为技巧所羁绊,最后也才能真正做到出入自然。我,坚信这一点。 大约,也正因为如此,我读昌林的画,才深深地受到了感动。 甲戌早春于《听雨楼》西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