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送花

专访王郁洋物有表达自己的权利

在王郁洋的创作中,观者可以看到他始终在以一种实证主义般的眼光,来重新审视着周围世界,并用理性的逻辑格式,将不同的媒介转化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方式。他也善于用一套非常清晰有效的手段,来质疑和挑战人们对于世界约定俗成的认知框架。

而作为今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参展艺术家之一,在本次双年展中他将带来哪几件作品?他如何理解“元境”这一主题?又怎样看待创作与媒介的关系?

王郁洋作品

99艺术网:作为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参展艺术家之一,您将会展出哪件(组)作品?

王郁洋:这次中国馆我将展出两个系列的作品,在户外展出的是“无题系列”中的“雪人”,创作于2021年。这个系列最早开始于2012年,至今一直在更新和创作中。

“无题系列”是将选取的文本内容转换成0与1的二进制字符,再将这个序列导入三维制作软件3ds Max和绘画软件Paniter中,软件便会被文本所转换出的“01序列”所控制,并生成与之相对的三维模型和图像,同时软件也会自动从词库中选取词语,为已经生成的文件命名。

王郁洋

雪人

类型: 装置

材料:黄铜、紫铜、混凝土、不锈钢

尺寸:长260cm × 宽190cm × 高285cm

因为生成的模型和图像的尺寸、材质、颜色、结构和生成步骤都是由文本转换的“01序列”所定义,所以这个生成的三维模型和图像便成为了文本本身,而文本也在没有个人主观情感的介入下,被转换成形象。之后再根据模型和图像的参数,制作成现实空间中的“雕塑”和“绘画”,并将文件名命名为“雕塑”和“绘画”的作品题目。

观众在空间中解读这些生成的“雕塑”和“绘画”时,首先会被其形态和题目所控制并猜想其意义,这时便生成了无数个带有个人经验的意义。当得知文本的大致内容后,又产生了对自我理解的否定和对文本的再次猜想与阐释等。最后观者在悖论中形成了自我无法认知却又合理的矛盾意识,人们也在不断尝试整合文本和形象的矛盾关系中,于头脑中整合悖论并使其成为了新的认知。

另一件作品是我在2015年开始创作的“王郁洋#”系列,事实上创作这个系列的想法早是在2010年,可是由于当时技术的原因和对于编程的不了解,这个系列一直到15年才实现,期间也有了“无题系列”作品作为阶段的实验。

这个系列作品是编写一个可以生成作品的程序,这个程序便是艺术家本身。当这个程序开始运行时,它不再受控也不再被预知。它随机进行选择,随机确定某个内容后再次进行随机选择,最后随机的时间产生随机的结果并被随机地命名。

王郁洋

《王郁洋#》系列 · 季

类型: 装置

材料:树脂、黄酮、紫铜、青铜、不锈钢、树

尺寸:长800cmX宽260cmX高400cm

“随机”是思维方式、性格特征、知识背景和工作方法。随机使程序成为了创作者。所以这个系列生成的作品和今天的AI生成作品完全不同,AI是被预知的,是由人设定的和训练的,结果也是基本可被预知的!

当#系列的程序以它的逻辑和习惯生成并创作出了不同类型的作品时,艺术家本人随后也变成了作品的实施者,依照程序的要求,实施并完成整个作品。最终,艺术家被还原成为了观众,欣赏阅读并尝试去理解作品的全部。这也是我一直探讨人与人造物关系这个主题中的物的创造的部分。

在这两件作品中,观众看到的是一个由计算主宰的,或者是由另一个空间和事物的主宰所创造出来的作品。策展人选择这两件作品,也正是因为它们跟“元境”讨论的主题有相关性,是虚拟对于现实投射的形态与状态,或者现实对于虚拟的解读。

99艺术网:您如何理解“元境”(Meta-Scape)这一主题?

王郁洋:我理解“元境”是探讨不同的空间形态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的。如已渗入到我们生活中各个层面的数字技术和虚拟空间等等,它们与现实世界之间已没有明显的边界感了,而是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相互映射”的关系,并由此衍生出诸多隐形且多元化的复杂空间状态。

王郁洋

雪人

类型: 装置

材料:黄铜、紫铜、混凝土、不锈钢

尺寸:长260cm × 宽190cm × 高285cm

99艺术网:在您不同时期的创作中,经常会出现与“月”相关的主题或形象,为什么会对“月”感兴趣呢?

王郁洋:在我的创作中有一条隐性的线索,即对于现实世界的疑问和反思。

“月亮”作为一个自然景观,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符号,通过如“嫦娥奔月”等传说,为我们的童年构建起很多充满美好和期待的想象空间,但在上初中时,知道了美国人登月的事件之后,真实的月球照片则让我对于“美好”与“现实”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疑问与偏差:究竟是那些饱含着我们美好期待的神话是现实之月?还是那片灰色土壤是真实的月亮?

王郁洋 王郁洋 再造登月,2007

王郁洋 王郁洋 再造登月,2007

2007年,我创作了《再造登月》这件作品,就是通过对于真实历史事件的引用和再创造,提出自己对于历史和科技等真实性等的疑问。之后与“月亮”相关的作品,也是在讨论个体认知与现实和世界之间的关系的。

99艺术网:在您“月”主题的系列架上绘画作品中,为什么会用鲜艳的色彩,覆盖掉人们固有印象中的单色月球表面呢?

王郁洋:在创作时我带着装有摄像头的视频眼镜对月球进行描绘,摄像头时时传输给我的动态影像是黑白的,也就是说,我是在一种完全无色的环境下,“盲目”地使用着不同的颜色来进行创作的,只有在摘下眼镜之后,才能看到这些随机产生的彩色月亮。

王郁洋

THE MOON 20190810

2019

布面油画

300 × 600 CM

这个系列作品创作的初衷是试图改变人们对于以往东西的认知:一个彩色的、超出人类认知的月亮或许才是月亮的本色。

王郁洋

MOON 201808  

2018

布面油画

200 × 200 CM

99艺术网:您在创作中使用的媒介材料非常丰富,您如何看待艺术创作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呢?

王郁洋:我认为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创作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了明确的想法和观念之后,再去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媒介和材料;另一种是当你对一种材料或媒介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之后,也会由此产生出一些新的观念和想法。在我的创作中这两种方式是互相促进的,而不是一种彼此割裂的关系。

王郁洋

MOON 201810

2018

布面油画

250 × 250 CM

99艺术网:在《奇闻》、《王郁洋#》和《说》等作品中,您提出最初的创作构想,之后交给计算机去生成出很多“不可控”或“偶然”的结果(或过程),在这些作品中,计算机似乎已变成一位跟您平等的创作者?

王郁洋:《王郁洋#》系列和《无题1》系列等作品,更多是在讨论人和人造物之间的关系的。

因为在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被人和人造物之间的关系所取代了。人类制造出人造物,不单只是单向地控制和利用它们,这些人造物也在改变着我们对于自身和世界的认知。例如飞机,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很快地到达目的地,也改变了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知。

王郁洋 无题1——符合,布面油画,2018

我们和人造物处在一种共生且平等的生命关系中,人造物在改变着我们认知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某种全新的可能性,我认为“物”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

99艺术网:有评论认为您的很多作品有很强的“互动性”,您认同这种说法吗?

王郁洋:我觉得是我在用艺术的方式,与当下时代和社会现实等产生的思考性互动,而不是作品中简单的互动形式。

王郁洋 人造月2,装置(电机、屏幕、电脑、电线),直径400cm球体,2020

99艺术网:很多人都认为您是一个喜欢尝试最新技术手段的艺术家,但您曾提到自己“对于新技术和新的产物比较警觉,或者说保持一种比较保守的态度”,为什么?

王郁洋:当一种新技术出现的时候,人们通常会站在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或积极支持它,或坚决反对它。但这个世界并不是由对与错的简单关系所构成的,而是由很多不同的层次混合而成的度认知。

王郁洋 人造月2(局部),装置(电机、屏幕、电脑、电线),直径400cm球体,2020

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理性、且有更多角度去看待全新的事物,所以当一种新事物或技术出现时,我总是会控制住它们带给我的兴奋感,在等待中思考,并要过一段时间才去接触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