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送花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 无题之多少

甫创下1 亿美元!当代艺坛传奇让·米歇尔·巴斯奎特 — 自我形象书写的代表作。

「创作时我没有考虑艺术,而是尝试思考生命。」—让·米歇尔·巴斯奎特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

《无题》

1984 年作

压克力油画棒画布

183 x 122 cm.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于工作室中创作

随着战后纽约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1960至70年代普普艺术和观念艺术、极简主义等流派发展到顶点,1980年代初期,传达强烈情感的具象表现、扭曲的形态和粗犷的笔触为特征的新表现主义,开始在欧美艺坛蔚为风尚,此时让·米歇尔·巴斯奎特以大胆、创新的风格迅速在纽约艺坛崭露头角,他自由奔放的创作打破了社会阶层的隔阂,在普普艺术后更进一步地突破大众文化与精致艺术的藩篱,跨越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时代,至今仍持续启迪当代艺术的发展。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于1985年2月10日《纽约时报》周刊封面

1979年他以「SAMO已死」宣布个人涂鸦艺术的完结后正式投入创作。来年的首次群展「时代广场展」即与当时崛起的珍妮·侯哲尔、奇奇·史密斯等人一起展出,展览不仅引起热烈重视。1982年开始,在频繁的创作与曝光下,他接连在欧洲和美国举行的个展得到了评论界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并获邀参加德国卡塞尔文件展和惠特尼双年展成为当中最年轻的艺术家,1984年时让·米歇尔·巴斯奎特首度在美术馆举行个展,来年二月成为《纽约时报》周刊的封面人物,此时所创作的《无题》无疑见证了他风格转变最为多元与成熟的时期,标志着这位最为神话与传奇性的当代艺术家创作生涯的高峰。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无题》局部

(左)威廉·德库宁《女人和单车》

1952-1953年作

美国 纽约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藏

(右)尚·杜布菲《墙上题字》

1945年作

美国 纽约 现代美术馆藏

赛·托姆布雷《勒班陀》2001年作

在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创作的广泛主题中,人像无疑是他最具代表性的题材,《无题》呈现人物重迭的立体轮廓,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刻意的分脱机条与色块描绘,观者彷佛透视一般可以看到主角身体与手部的血管与细节,不论是油彩的丰富肌理或自在游走的油画棒线条,皆可见鲜明大胆的色彩应用与充满爆发力的狂放笔触,清晰流露了艺术家的自信与锐气。让·米歇尔·巴斯奎特童年时因车祸受到重伤,在医院的休养期间内母亲送给他《格雷的解剖学》一书,当时的经历与书中解剖图片对他产生深刻影响,也反映在《无题》中对于人物躯体的分析与刻画,红色与蓝色线条似乎分别代表动脉与静脉血管,让·米歇尔·巴斯奎特迅捷肯定的线条同时象征了血液的流动,人物腹部中央的黑色圆圈上覆以白色颜色彷佛填补,也许是他当时切除脾脏而遗留在身上的伤口愈合,艺术家在作品中传达了自身的童年回忆和经验。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无题》1982年作

苏富比纽约 2017年5月18日

成交价:110,487,500美元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无题》局部

李奥纳多·达芬奇《男人解剖图》

约1490-1493年作

弗朗西斯·培根《受难的三张习作》(右联)

1962年作

美国 纽约 所罗门·古根汉美术馆藏

若仔细研究画面细节,会发现《无题》人物身体中央的字母「RDS」并非一个完整的单字,也彷佛被左侧的洞掩盖,让人猜想完整的字义为何。语言与文字符号在巴斯基亚的作品频繁出现,但绝非仅只为了传递文字讯息,如他在访谈中所说的:「我划掉文字所以你会更看到它们,事实上,它们被遮掩而令你更想阅读。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无题》「RDS」字样

喀麦隆面具

德国 法兰克福 世界文化博物馆藏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无题》局部

巴布罗·毕加索《玛丽·泰瑞莎·华特肖像》

1937年作

《无题》中人物的脸部表现乍看下来自毕加索的立体派结构,对于五官细节的强调与造型显示出非洲文化传统面具的特征,反映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对于自身文化的探索。右脸侧边运用饱和的红、黄、蓝三色延伸至嘴唇的轮廓,带有独特的装饰意味。人物以线条的分隔描绘了正面与侧面的轮廓,在五官的切割组合与双眼相异的结构和描绘方式下,彷佛人物的连续动态与间歇,同时呈现主角的不同面向。画面中人物形体轮廓的分离、肢体器官的突出与背景散落的几何形状等,线条的连贯或虚化与色块不必然的分离或重合,此间对于形象和事物的拆解与组构隐含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特质,让·米歇尔·巴斯奎特的构图和形式元素超越观者的惯性与认知,因而突破我们旧有的既定印象,引导并触发了崭新视觉感受与生活经验的连结,拓展了具象主题的深度与表现形式。《无题》因而在多样化的符号隐喻与形式挪用中,艺术家以置入自身经历的形像书写,突显时代特征与跨文化的交错,实为让·米歇尔·巴斯奎特成熟的创作总结,影射了他不凡而波澜起伏的传奇人生。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作品于1982年第七届德国卡塞尔文件展展出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于工作室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