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有钱人支撑的艺术市场是不行的
近几年,艺术品市场确实在调整过程中,但从行业角度来看,还是有可喜的亮点出现。有资金吸引的作用,但随着这些年的积累,艺术消费这个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
苏富比拍卖
《TEFAF2015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近日出炉,前不久,在报告发布当日举行的《上海对话——艺术开启未来》高峰对话上,艺术品市场业界专业人士就市场热点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
拍品均价约30万元,接近中产阶层承受力
徐晓玲(欧洲艺术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最近大家比较关注,大量资金涌入。现在很多人把艺术品作为投资,钱都跑到去了,那艺术品市场您是看跌还是看涨?
欧阳树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新闻发言人):预测的话,永远不会太准确。近几年,艺术品市场确实在调整过程中,但从行业角度来看,还是有可喜的亮点出现。有资金吸引的作用,但随着这些年的积累,艺术消费这个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当我们富裕了,会想怎么装点自己的生活,怎么让生活丰富多彩。艺术品消费的需求,在艺术品拍卖市场里已经呈现出来了。
2014年做过十家主要拍卖企业的调查,从拍品来看,其实艺术品标的数量,94%都是在100万元以下的,跟大家所认知的非常庞大的财力可能是有差异的。在成交拍品的均价方面,也是亲民的,普通中产阶层能承担得起,平均价位在30万元左右。在拍品品类方面,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有现当代作品、珠宝、钟表、西洋古董艺术,甚至动漫都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拍品与普通中产阶层越来越近了,这可能是拍卖市场以后更大的方向。让艺术服务大众、服务生活。
张晓敏(上海朵云轩集团董事长):艺术品有稀缺性,虽然相比较前两年,拍卖市场有所回落,但好的艺术品永远是价格往上的。去年,我们拍卖了大概7幅1000万元以上的拍品,两周内都收到了货款,而且是不同的买家。所以中国的富豪阶层进入艺术品收藏领域的步伐和人数,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和多。
刘双舟(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经常有人问《什么叫收藏投资》,我说很简单,买你自己的东西就是收藏,买别人喜欢的东西就是投资。投资是一种商业行为,你要对商业行为承担风险。艺术品市场现在是靠有钱人带动,但艺术消费需要大众支撑。我一直主张首先要大众化,拍卖行要大众化。
郑重(收藏家,朵云轩之友联谊会会长):现在艺术品还没有走入寻常百姓家。像美国的当代美术馆、英国的国家画廊等,到周末是观者如潮,艺术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现在呢,只有当天开展的时候有人去,过了一个礼拜没有人参观了。光靠有钱人支撑艺术市场是不行的,要有普通老百姓,买了放在家里,消费品也可以,艺术品也可以,大众来收藏,这样的话,才能收藏。艺术市场还是要有大众来支持,走向成熟,不要大起大落。
《拍卖法》如何规范网络拍卖?
欧阳树英:网络拍卖,是一种新的拍卖形式,除了PC端之外,移动端也在不断涌现,对吸引客户有非常大的作用。但确实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拍卖主体平台的责任和相应需要具备的条件。网络拍卖发展时间比较短,在《拍卖法》制定的过程中,当时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包括到2004年商务部在制定《拍卖管理办法》的过程中,对于网络拍卖也没有涉及。但市场的发展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对拍卖相应的规则,对如何保护拍卖者的权益有迫切需求。2011年国家标准委立项要起草网络拍卖规程和标准,2014年年底,这个国家标准已经完成了起草的审批,进入报批阶段。乐观估计,今年可能由国家标准委正式公告发布,这是一个国家标准,它是作为拍卖行体系的一种补充和延伸来出现的,也是希望参与拍卖的相关机构能够依照相应的规则执行,让网络拍卖早日有规可依,保障大家的利益,保障市场繁荣发展。
怎样理解艺术品指数?
黄隽(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拍卖数据有一定问题,问题在哪儿呢?给大家一个数据,2011、2012、2013年拍卖数据和最后付款率的差别是多少?2011年是51%,2012年是56%,2013年56%,换句话说有一半的没有交钱。价格越高,不付款概率越高,价格越低,付款越好。艺术品指数的问题来自于中国拍卖市场的乱象。过去一年中,我们做了一个事情,拍卖市场的警惕指数。所有对于艺术品市场感兴趣的人,希望有一个先行指数。采购经理指数,比艺术品市场的指数先行了一步,这个在国外没有,在国外的市场是收藏市场,宏观经济对拍卖人的买和卖有影响,但是影响不是特别大,因为他是缘于喜欢而买。但在中国,2005年后,大量的企业家和艺术品基金进入中国市场,艺术品市场越来越显示出了投资属性。它的投资属性越强,跟宏观经济的联系就越强。我们发现艺术品市场在中国,从2005年以后就表现出明显的与宏观经济关联性。宏观经济有周期性的,所以在艺术品市场上,在这个市场变化之前,会有一些先行的数据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做的是根据宏观市场,能够提前半年预测艺术品市场。